时间: 2025-05-07 00:5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2:55
玉楼春•和小山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流光不肯欺明镜。
昔日朱颜今雪鬓。
枝头长是晓莺啼,
云外更无新雁信。
登楼送目平芜尽。
咫尺山河谁与问。
琵琶只有四条弦,
传得空中多少恨。
时光流逝却不愿在镜中显现。
往日的红颜如今已是白发苍苍。
树枝上只听到晨莺的啼鸣,
云外再无新的雁信传来。
我登楼远望,目光所及尽是平坦的芜荡。
近在咫尺的山河,谁来问询?
琵琶只有四根弦,
却传递了空中多少的怨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琵琶”的意象,暗示了音乐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作者介绍: 陈匪石(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陈匪石晚年,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在面对生命的无常时,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无奈。
本诗以流畅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开头的“流光不肯欺明镜”便设下了全诗的基调,诗人对过往青春的怀念和对现实时光的无奈交织在一起。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鸟鸣和雁信的描写,表现出与外界的隔绝感,仿佛即使在春意盎然的季节,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依然难以消散。
“登楼送目平芜尽”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景,视野所及的广阔却又让人感到心灵上的无助,这种对美景的欣赏并未带来内心的慰藉。最后两句“琵琶只有四条弦,传得空中多少恨”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琵琶的四根弦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积压的情感与无尽的怨恨,音乐虽然可以传达感情,却难以消弭心中的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流光不肯欺明镜”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琵琶”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相较而言,陈匪石的《玉楼春•和小山》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思考与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