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46
拨得心弦不住鸣。藕花池畔若为情。西山爽气朝来满,北国秋光雨后明。将缱绻,作晶莹。词中今见玉溪生。薄晴催得桃开了,听到新莺第几声。
这首词表达了秋天的情感,心中拨动的弦响个不停。藕花盛开的池畔仿佛在诉说着情感。西山的清爽气息在晨光中弥漫,北国的秋光在雨后显得格外明亮。缠绵的情感犹如晶莹的露珠,在词中今朝似乎又看到了玉溪的涌现。微薄的阳光催促着桃花绽放,我听到了新莺在啼叫,不知这是第几声。
作者介绍:顾随,近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其清新的笔调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之美,强调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秋天,受秋天的景色和情感的影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情感的思考。
《鹧鸪天·读秋明词》是一首以秋天为背景的词作,顾随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情绪。开篇的“拨得心弦不住鸣”便揭示了词人内心的激动与情感的波动,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无形的牵挂。接着“藕花池畔若为情”,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涵养着恋情的清幽环境,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阡陌之中。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运用了“西山爽气朝来满”和“北国秋光雨后明”的对比,展现出秋天的清爽与明亮,既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又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澄澈与明亮。最后一句“听到新莺第几声”则将情感引向了生活的细节,突显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共鸣。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合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自然的感悟,情感真挚而富有层次,展现了顾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柔情,营造出一种恬淡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藕花池畔”中“藕花”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新莺”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顾随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情感,但顾随的词更注重秋天的清新与宁静,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对情感的表现和自然的描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