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8:06
鹧鸪天 游普陀山
作者: 朱帆 〔近代〕
料峭春寒上普陀,南天一岛势嵯峨。
密林古寺深藏处,袅袅香烟飏海波。
千劫尽,万灾过,而今容我念摩诃。
世人漫道梵音好,输与当年几首歌。
在初春的寒冷中,我来到普陀山,这个南方的岛屿雄伟而险峻。
在茂密的森林和古老的寺庙深处,袅袅的香烟在海面上飘荡。
经历了千劫万难,如今我在此怀念佛教的真理。
世人常说梵音动听,却不知往年所唱的几首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帆,近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佛教文化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游历普陀山,感受大自然与佛教文化的交融,表达对人生磨难的感慨以及对信仰的追求。
此诗通过描绘普陀山的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开篇用“料峭春寒”来描绘春天的寒意,带有一种清冷的孤独感,暗示着人生的艰辛。接着,诗人通过“密林古寺深藏处”展现了普陀山的神秘与庄严。香烟袅袅,似乎在传达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在经历了“千劫”和“万灾”后,诗人选择怀念佛教的智慧,表明了他对宗教信仰的忠诚与依赖。最后两句则带有一丝反讽,尽管世人认为梵音动听,但真正的智慧与感悟,往往是在经历生活的风雨之后,才能体会到的。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生活的深思。这种对比与反思,使得作品不仅具备了自然美感,更有了哲理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苦难的反思与对宗教信仰的追求,强调在经历磨难后,通过佛教的智慧获得内心的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料峭”在诗中指代什么?
A. 甜蜜
B. 寒冷
C. 温暖
“千劫尽,万灾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感悟
C. 开心
诗中提到的“摩诃”与哪种文化有关?
A. 道教
B. 佛教
C. 儒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