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4:55
减字木兰花·明眸巧笑
作者: 吕渭老 〔宋代〕
明眸巧笑。坐久更宜灯烛照。
小醉辞归。怀抱明明只自知。
琐窗重见。桃李春风三月面。
怎不思量。折柳孤吟断杀肠。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美丽女子的明亮眼眸和巧妙微笑。她坐得久了,更加需要灯烛的照耀。她微醉后辞别归去,心中所怀只有自己心知肚明。再次隔着窗户相见,春天桃李花开,她的容颜在三月里格外动人。怎能不思念呢?独自在柳树下吟唱,令人心痛肝肠寸断。
作者介绍:吕渭老,字景山,号青霞,宋代词人,擅长写词,以情感细腻、语言清新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女性,表现对女性的赞美与思念。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寻求情感寄托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时期。词中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对离别的伤感。
《减字木兰花·明眸巧笑》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词人对美好女性的深情描绘。开篇以“明眸巧笑”引入,立刻勾勒出女子的动人形象,轻松愉悦的气氛随之展开。在“坐久更宜灯烛照”一句中,灯光的映衬不仅突出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夜的静谧与温馨。微醉的状态下,女子的情感更加柔和,带着一种朦胧的美感。词中“怀抱明明只自知”表露出一种内心的独白,暗示着情感的复杂与微妙。
中间部分提到“琐窗重见”,这里既有重逢的期待,也有一丝怅惘,进一步加深了思念的情感。最后“折柳孤吟断杀肠”更是将离愁别绪推向高潮,柳树象征着离别,孤吟则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哀伤。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无奈,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爱情与离别的描绘,展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词的作者是谁?
“明眸巧笑”形容的是?
诗中提到的“折柳”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宋词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与婉约,尤其是在描绘女性之美上,吕渭老与李煜有着相似的情感追求,但风格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