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歌子》

时间: 2025-05-02 18:37:58

诗句

我爱沂阳好,民淳讼自稀。

谁言珥笔混莱夷。

行见离离秋草,鞠园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7:58

原文展示:

我爱沂阳好,民淳讼自稀。
谁言珥笔混莱夷?
行见离离秋草,鞠园扉。

白话文翻译:

我喜爱沂阳的美好,那里的人善良淳朴,诉讼的事情少。
谁说我用笔写的文章混淆了莱夷(即文化、风俗)呢?
在路上看到那秋天的草木凋零,鞠园的门扉也显得冷清。

注释:

  • 沂阳:指沂河流域,因其风景优美而著称。
  • 民淳:指百姓淳朴善良。
  • 讼自稀:意思是争讼的事情很少,说明社会和谐。
  • 珥笔:指用笔写作。
  • 莱夷:古代指代北方民族的文化,常引申为外来文化。
  • 离离秋草: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景象。
  • 鞠园:古代的园林,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

典故解析:

“民淳讼自稀”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强调了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而“珥笔混莱夷”则表现了对外来文化的批判,体现了作者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子聃,元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借咏景抒怀,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诗歌鉴赏:

《南歌子》通过描绘沂阳的美好与和谐,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作者以“我爱沂阳好”开篇,直接表达了对沂阳的热爱,接着提到“民淳讼自稀”,这不仅仅是对地方风俗的赞美,更是对社会和谐的渴望。接下来的“谁言珥笔混莱夷”,则是对外来文化的不屑,强调了对本土文化的自信。最后两句“行见离离秋草,鞠园扉”则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流逝的感慨。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语言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爱沂阳好:表明了作者对沂阳这片土地的热爱,情感真挚。
  2. 民淳讼自稀:描绘了沂阳的社会风气,人民淳朴,生活安宁。
  3. 谁言珥笔混莱夷:质疑外界对自己作品的评价,表达了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
  4. 行见离离秋草,鞠园扉:通过秋草和园扉的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孤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民淳讼自稀”,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秋草和园扉的意象生动,暗含对生命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抒发了对安宁生活的珍视,同时也隐含了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和对本土文化的赞美。

意象分析:

  • 沂阳:象征着自然之美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 秋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鞠园:代表着宁静的生活环境与内心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民淳讼自稀”表达了什么样的社会状态?

    • A. 社会动荡
    • B. 社会和谐
    • C. 人民富裕
    • D. 文化落后
  2. “珥笔混莱夷”中的“莱夷”指的是?

    • A. 南方民族
    • B. 外来文化
    • C. 诗歌内容
    • D. 田园风光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杜甫):描绘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对比

  • 与唐诗《春望》相比,郑子聃的《南歌子》在风格上更加清新、自然,情感上则体现出一种对社会和谐的向往和对外来文化的反思,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刘子开二首 其二 偶题 示学人三十首 其八 忆昔二首 美人鬘 道逢八十翁 金缕曲 春杪书怀三十韵呈同事邓令 题容甫先生京江祠壁 鹊巢行赠博溪姚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品头评足 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上驷之才 包含峦的词语有哪些 弓字旁的字 诏命 耳刀旁的字 抱佛脚 讲试 多文强记 尸字头的字 杀伐 逆遁 目不别视 矢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瓜代之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