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1:49
鹊踏枝
屋外修竹数竿,五年来已高出云表,
迎风披拂,诚不可一日无此君,
因赋是解,次旧字韵。
嫩箨高篁新间旧。
遮莫数竿,胜抵千株柳。
画笔秋来添古瘦。
疏窗影坠寒光透。
作计天涯轻去就。
凉月光风,那管婵娟妒。
屋角鸣鸠呼雨又。
萧萧况是黄昏后。
屋外有几株修竹,五年来已经长得高过云端,
迎着风摇曳,实在是不可一日没有你,
因此赋这首诗,依旧遵循旧有的韵律。
嫩竹新芽高出旧竹丛,
几株竹子遮住的景致,胜过千株柳树的柔美。
画笔在秋天来临时,为这古老的景致添上清瘦的细节。
疏落的窗影映照着透入的寒光。
计划着天涯轻轻离去。
凉月和清风,何必在意那嫉妒的婵娟。
屋角的鸠鸟鸣叫,似乎又在呼唤着雨的降临。
萧条的景象,正是黄昏时分的景致。
作者介绍
饶宗颐(1918-2018),字宗颐,号悠然,著名的学者和诗人,擅长古典文学与艺术研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饶宗颐晚年的某个秋天,或许是在他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刻,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之美的感悟。
这首《鹊踏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体悟。开篇通过描绘屋外的修竹,表现出一种高耸入云的气势,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诗人以此寄托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紧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修竹的独特之美,几株竹子胜过千株柳,展示了他对简约而不失雅致的追求。在“画笔秋来添古瘦”一句中,诗人用画笔的细腻描绘出秋天景色的凋零与寂寥,透过窗影的寒光,渗透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哲理的思考,“作计天涯轻去就”,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轻盈态度,面对月光和清风的陪伴,诗人不畏嫉妒与比较,反而更加珍惜当下的宁静。最后,鸠鸟的鸣叫和黄昏的景致则让整首诗在宁静中带有一丝哀愁,形成了一种深远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的感悟,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修竹”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坚韧与高洁
C. 友谊
“凉月光风,那管婵娟妒”一句中,婵娟指的是?
A. 竹子
B. 月亮
C. 柳树
诗的最后一句“萧萧况是黄昏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怒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月亮的欣赏与思考,但饶宗颐更侧重于自然景致与内心的宁静,李白则在酒中寻找孤独与欢愉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