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9:58
作者: 汪精卫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血,为君剖。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襟循环细读,残灯如豆。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僝僽。愧戴郄头颅如旧。跋涉山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
离别后你安好吗?再相逢时却是凄凉不已,往事难以回首,国家破碎、家园沦亡的无尽仇恨,让我这辈子难以承受,又增添了无尽的离愁。眼中、心里如同昨日,诉说着心中的期盼,每夜都希望与你携手共度。为了你,我愿意倾尽一腔热血。泪痕浸透了纸张,依靠着寒冷的衣襟细细品读,残灯如豆,余生究竟还有什么意义,空让故人感到惋惜。愧疚地承受着往昔的痛苦,如今我在山河间跋涉,知晓其不易,愿意孤魂守护在车前车后。肠子已断,歌声难再。
作者介绍: 汪精卫(1883-1944),原名汪兆铭,字洵之,近代政治家、诗人。他曾在辛亥革命中参与反清活动,后因政治分歧与国民党决裂,投身于亲日的抗战派。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交织。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汪精卫政治生涯的动荡时期,国家遭受外敌侵略,家庭破裂,情感压抑,抒发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与对亲人离别的苦痛。
《金缕曲·别后平安否》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表现了作者对国家破碎、家园沦亡的深切感受和对离别亲人的无尽思念。开头的“别后平安否”便道出了一种关切与忧虑,接着通过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对历史的无奈和悲痛。词中通过“国破家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愤懑与无力感,而“离愁万斗”则揭示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尤其是“泪痕料渍云笺透”,将眼泪与信纸的结合形象地展现出思念的深切与无奈。最后的“愿孤魂缭护车前后”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表明了他对故国的忧虑与对理想的执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沦陷的痛心与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反映出一种对理想破灭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提到的“国破家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愤怒
C. 无奈
D. 幸福
“泪痕料渍云笺透”中“泪痕”象征着什么?
A. 思念
B. 快乐
C. 冷漠
D. 忘却
答案: 1. C 2.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