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5:47
望海潮 菱湖公园菊花展览会,偕友往观,赋成此解
作者: 刘凤梧
龙山烟淡,皖江潮咽,荒园荟萃名流。
桔柚正香,芙蓉怯冷,梧桐溅泪谁收?
枫叶堕寒沟。怅斜阳不语,残碣难求。
碧水苍天,一轮新月满湖秋。
孤亭槛外横舟。看平沙划雁,红蓼藏鸥。
西苑镂金,东篱缀玉,有人乍啭珠喉。
豪客剑光浮。上小楼望远,帘卷银钩。
无那西风,冷凝香艳忆扬州。
这首诗描绘了在菱湖公园菊花展览会上,作者与友人一同欣赏美景的情景。龙山的烟雾淡淡,皖江的潮水缓缓流淌,荒废的园子里聚集了许多名流。此时,桔子和柚子的香气扑鼻而来,芙蓉花在寒风中显得有些畏缩,梧桐树的泪水又有谁来收拾呢?枫叶纷纷落入寒冷的沟渠,夕阳沉默不语,难以找到那残破的碣石。碧水与苍天相映成趣,湖面上挂着一轮明月,秋天的气息浓厚。孤零零的亭子外,船只横漂而过;沙滩上,雁群划过,红蓼草中藏着白鸥。西苑的金色,东篱的玉色,各种美景交相辉映,突然有人在这里高歌,声音如珠般悦耳。豪放的客人剑光闪烁,我在小楼上远望,卷起帘子看到银色的钩子。无奈这西风,冷冷凝聚了香艳,让我想起了扬州的美好时光。
刘凤梧,近代诗人,生活在清末民初时期。他的诗风受到古典诗词的影响,往往结合个人感悟与社会现实,抒发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是在菱湖公园菊花展览会期间创作的,显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时的感受与思考。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而展览会则是人们交流和欣赏艺术的场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化活动的重视。
这首《望海潮》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吸引读者,展现了作者在菊花展览会上的所见所感。开篇的“龙山烟淡,皖江潮咽”,描绘出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烟雾缭绕的山水之间。随后,作者通过“桔柚正香,芙蓉怯冷”,展现了秋天的气息,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
诗中关于“枫叶堕寒沟”,不仅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变迁,也隐含着人生的无常与失落。接着,诗人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无那西风,冷凝香艳忆扬州”,通过对西风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对美好记忆的追寻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深邃的情感表达以及优美的意象构成,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思索,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孤独与无常的感慨,融合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索,形成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桔柚”代表了什么季节的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梧桐溅泪”中的“溅泪”用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期待
“碧水苍天”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A. 秋天的美丽景色
B. 冬天的寒冷
C. 夏天的炎热
D. 春天的生机
《秋夕》和《望海潮》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前者更多展现了忧伤与对亲人的思念,而后者则结合了欣赏自然与对美好回忆的追寻,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望海潮》的诗意及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