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9:53
诗词名称: 望海潮 为友人纪恨即次其韵
作者: 王策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倚阑心事,落灯时节,睡魂愁思粘连。
栀子庭前,柳丝楼下,一缄轻燕偷传。
知道出来难。有莺栖锦锁,鹤守花关。
闭影沈声,恹恹闷过晚云天。
缘何骤起防闲。只那宵踏月,误近帘边。
两字谜词,一双窗影,多应忘了人看。
从此竟须拚。耐空衾玉瘦,小镜花寒。
短梦难成,雨铃风铁剧悲酸。
倚靠在栏杆上思绪万千,灯光渐暗时,睡梦中愁思难以分离。
栀子花在庭前,柳丝在楼下,轻燕悄悄传递着信件。
知道事情的真相却难以表露。有黄莺栖息在华丽的锁边,白鹤守护着花丛。
闭上影子沉默不语,闷闷不乐地度过晚云天。
为何突然起了防备的心情?只因那晚月光下,误入了帘边。
那两字的谜语,一双窗影,恐怕已经被人遗忘。
从此只得拼搏。忍受着空床的冷清,小镜子里的花显得寒酸。
短暂的梦难以成真,雨声铃响,风声如铁,悲伤得让人心酸。
作者介绍:
王策,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作品多以抒情见长。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策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对生活中孤独感的感触。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望海潮 为友人纪恨即次其韵》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的开头,作者通过“倚阑心事,落灯时节”引入了一个孤独而深沉的夜晚,灯光渐暗,心事愈加沉重,似乎在诉说一种难以言说的思念和愁苦。接着,诗人描绘了庭前的栀子花和楼下的柳丝,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柔的氛围,但其中又夹杂着无法割舍的忧愁。
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提到“轻燕偷传”,这里的燕子不仅是信使,更是一种希望的象征。然而“知道出来难”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压抑,似乎有许多话无法倾诉。接下来的“有莺栖锦锁,鹤守花关”,则通过美丽的意象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现实的锁链,暗示着理想与现实的隔阂。
诗的后半部分,情感愈加深邃,“缘何骤起防闲”,作者开始反思自己的心情变化,夜晚的月光和窗影勾起了更多的思绪。最后几句中,“短梦难成,雨铃风铁剧悲酸”则以强烈的感官描写表达了深切的孤独和无奈,雨声和风声如同钢铁般的悲伤,令人心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念与孤独,表达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同时也反映了生活中的无奈与艰辛,最终给予人一种思索和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