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4:43
望海潮
作者:邓嘉缜
林莺酣昼,镜鸾妍晓,蓬蓬春在红楼。
小玉能言,文箫增韵,一般弄影无俦。
底事费绸缪。只欢情深浅,私叩灵修。
花好月圆,试寻玉折问方流。
刹那几许春秋。数嫣红润绿,露迥霜遒。
蝶梦寻香,凤钗卜吉,防他鶧䳇前头。
生小不知愁。对一池春水,皱碧如油。
甚事干卿,文窗窈窕拨箜篌。
在阳光明媚的白天,林中的黄莺在欢快地鸣叫,清晨的镜鸾显得格外妍丽,春天的气息在红楼中弥漫。小玉口才极佳,而文箫则增添了春韵,二者共舞,影子在阳光下交错。
何必如此费尽心思呢?只是欢愉的情感深浅不一,私下里叩问灵魂的修炼。
花开月圆时,试着去寻觅玉折,问问流逝的时光。
瞬息之间,春秋轮转。多少嫣红与碧绿,露珠闪烁,霜冻依旧。
在梦中追寻香气,凤钗算卦,防备那些来袭的麻雀。
年轻时不知愁苦。面对一池春水,波纹如油般平静。
究竟何事与你有关?在这雅致的窗前拨动箜篌。
邓嘉缜(1862-1919),字仲明,号澄庵,近代诗人,湖南人。邓氏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受到关注。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情感细腻,风格清新明快。
《望海潮》创作于清末民初,时代背景动荡,社会变革频繁,诗人通过此诗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望海潮》在形式上体现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内容上则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受。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开头部分描绘了黄莺与镜鸾,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活力,而小玉的聪慧与文箫的韵味,则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人通过“欢情深浅”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对于情感的不同体验。正如“生小不知愁”所表达的,年轻时的无忧无虑与成长后面临的种种烦恼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在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刻。
林莺酣昼,镜鸾妍晓,蓬蓬春在红楼。
小玉能言,文箫增韵,一般弄影无俦。
底事费绸缪。只欢情深浅,私叩灵修。
花好月圆,试寻玉折问方流。
刹那几许春秋。数嫣红润绿,露迥霜遒。
蝶梦寻香,凤钗卜吉,防他鶧䳇前头。
生小不知愁。对一池春水,皱碧如油。
甚事干卿,文窗窈窕拨箜篌。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通过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望海潮》的意境与美感,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