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洞灵观流泉》

时间: 2025-05-06 23:50:01

诗句

石上苔芜水上烟,潺湲声在观门前。

千岩万壑分流去,更引飞花入洞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3:50:01

原文展示:

洞灵观流泉 李郢 〔唐代〕 石上苔芜水上烟,潺湲声在观门前。 千岩万壑分流去,更引飞花入洞天。

白话文翻译:

石头上的苔藓和水面上的烟雾,潺潺的流水声在道观门前回响。 无数山岩和深谷中的水流各自分流而去,更有飞舞的花瓣被引入神秘的洞天之中。

注释:

  • 苔芜:苔藓。
  • 潺湲:形容水流声。
  • 观:指道观,道教的庙宇。
  • 千岩万壑:形容山势险峻,沟壑纵横。
  • 洞天:道教中的神仙居所,指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道观门前的自然景色,通过流水和飞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道教神秘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道观门前的自然画卷。首句“石上苔芜水上烟”,通过苔藓和烟雾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次句“潺湲声在观门前”,以流水声为媒介,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环境。后两句“千岩万壑分流去,更引飞花入洞天”,则通过山水的分流和飞花的引入,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道教的神秘。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道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苔藓和烟雾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 次句以流水声为媒介,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环境。
  • 后两句通过山水的分流和飞花的引入,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道教的神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上苔芜”比喻道观的古老和幽静。
  • 拟人:如“潺湲声在观门前”赋予流水声以生命感。
  • 对仗:如“千岩万壑”与“更引飞花”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道观门前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道教神秘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苔芜:象征古老和幽静。
  • 潺湲声:象征宁静和和谐。
  • 千岩万壑:象征自然的壮丽。
  • 飞花:象征美丽和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潺湲声在观门前”中的“潺湲”形容的是什么? A. 风声 B. 水流声 C. 鸟鸣声
  2. 诗中“千岩万壑分流去”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山水的壮丽 B. 城市的繁华 C. 田园的宁静
  3. 诗中“更引飞花入洞天”中的“洞天”指的是什么? A. 道教的神仙居所 B. 自然的风景区 C. 诗人的家乡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山水的壮丽,表达对自由和神秘的追求。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郢的诗更注重道教神秘境界的描绘。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李郢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宁静和谐。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李郢的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李郢的诗作。

相关查询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 匣剑 西溪书事 西溪见牡丹 诸暨道中作 御街行 秋日怀旧 苏州十咏其十·南园 答梅圣俞灵乌赋 留题小隐山书室 御街行·纷纷堕叶飘香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皮纸 姑射神人 一蹴而得 莫斯为甚 提手旁的字 高掌远跖 悠阳 包含骗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翻江搅海 人心如镜 舟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包含际的成语 非池中物 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波级 三框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