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29:26
《清明后一日作》 王恽 〔元代〕
懊恼春悰困宿酲,偶随游子到溪亭。
多情几行城南柳,三度春风见汝青。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清明节后的一种惆怅心情。诗人因为春日的酣醉而懊恼,偶尔跟着一个游子来到了溪边的亭子。诗中提到,在城南的柳树旁,春风吹过几次,柳树变得愈加青翠。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城南柳”与“春风”都蕴含了古代文人对春天和柳树的普遍情感。这些意象常常出现在唐诗中,代表着离别、思念与春天的美好。
作者介绍:王恽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元世祖时期,长于南宋末年,受过良好的教育,工诗文,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歌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清明节是祭扫祖先的日子,诗人在节后写下此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反映了他在春日游历中的情感起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春天带来的愉悦与惆怅的交织。开头的“懊恼春悰困宿酲”透露出诗人因贪饮而产生的懊恼,恰似春日的美好让人沉醉,然而醉后却又感到不适,体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接着,诗人追随游子来到溪亭,这一行为象征着人生的流动与变迁。最后一句“多情几行城南柳,三度春风见汝青”则通过柳树与春风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伤感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示了王恽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和对游子的追随,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折射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游子”主要指什么?
诗中“懊恼春悰困宿酲”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恽的《清明后一日作》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关注春天与人情的关系。王恽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而杜甫则在历史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境遇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