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4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42:14
金明池
作者: 龙榆生 〔近代〕
背郭诛茅,临湖赁庑,浊酒高楼花近。
书客共征蓬多感,惊沙乱朔吹漫引。
动经时地变天荒,似旅雁临睨丛芦堪隐。
占旧赏园林,新停烽火,待熨江关幽恨。
莫叹清霜轻点鬓。梦觞咏承平,故欢休问。
斜阳映红衣半脱,吟侣散醉魂未稳。
锁烟霏太液秋容,为断阕低回,后期无准。
怕打尽残荷,雨丝飘泪,好倩绡巾重揾。
在城外的茅草屋旁,临湖而建的亭子下,品味着醇厚的酒,周围花团锦簇。书生们在这里聚会,感慨万千,惊风卷起沙尘,四处飞扬。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世界仿佛变得荒凉,像候鸟在芦苇丛中盘旋。我们曾在这片园林中游赏,如今烽火停息,等待着江边的幽怨。
不要惋惜清霜轻轻打在鬓发上。梦中豪饮吟唱,承平日子已久,故友的欢聚无需多问。
斜阳映照,红衣半脱,吟诵的伴侣们散去,醉意未醒。
烟雾缭绕,太液湖的秋色凄美,曲调低回,却也不知何时结束。
怕是打尽了残荷,雨丝飘洒如泪,唯有那绡巾重又拭去湿泪。
作者介绍:龙榆生(1898-1960),字君华,号竹君,江苏扬州人,现代诗人,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生活感悟与历史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抒发个人的感慨与思考,反映时代的变迁与内心的孤独。
《金明池》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索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变迁,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开头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湖边场景,诗人以“背郭诛茅,临湖赁庑”引入,仿佛让读者置身于一个清幽的环境中,沉浸在美酒与花香之间。然而,随着“书客共征蓬多感”的出现,情感的基调开始转向,诗人感受到外界的动荡与变化,人生的无常在此刻显现。
诗中“动经时地变天荒”,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也隐喻了社会的变迁。旅雁的意象则进一步加深了孤独与漂泊感,令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无奈和伤感。接下来的描写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在一起,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安。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通过斜阳、清霜等意象,渗透出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诗人在对旧日繁华的回忆中,逐渐回归到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好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现状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内心却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金明池》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斜阳”象征什么?
诗中“怕打尽残荷”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