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4:05
【南吕】四块玉 闲适
作者: 关汉卿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
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声,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意马和心猿分别象征着浮躁和烦躁的心绪,诗人希望能够收起这些纷扰,摆脱世俗的烦恼。躲避在槐树的阴影下,享受午后的安宁,浑然不觉梦境被惊扰。离开了追逐名利的生活,进入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悠闲自在,过着快乐的生活。
“红尘”是一个常见的文化意象,出现在许多古诗词中,象征着繁华、喧嚣的世俗生活。诗中提到的“槐阴”可能与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在槐树下吟诗作对有关,槐树象征着清雅和闲适。
关汉卿(约1210年-约1290年),元代杂剧作家,号君山,生于今山西省。他是元代最著名的戏曲家之一,被誉为“杂剧之父”。其作品多以社会现实为题材,语言生动,情感真挚。
这一诗作反映了关汉卿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正值元代社会动荡,文人们往往通过作品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展示了关汉卿对闲适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向往。诗人用“意马收,心猿锁”开篇,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烦躁与渴望的矛盾,仿佛在内心深处不断挣扎。接着,“跳出红尘恶风波”一句,直言了对世俗纷争的逃避,体现了对心灵宁静的渴求。
“槐阴午梦谁惊破”一句,传达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槐树的阴影下,午后的梦境是那样的安详。然而,生活中的利名声却是无法逃避的枷锁,正是这种世俗的羁绊,让人无法完全享受闲适。
最后两句“离了利名声,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则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抛开世俗的牵绊,寻求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从中可以看出,关汉卿不仅表达了个人的生活理想,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普遍心态的真实映照。
意马收,心猿锁:这是诗的开头,表现诗人对内心纷扰的自我反思,希望能够收拾起躁动的思绪和心情。
跳出红尘恶风波:强调对世俗生活中的烦恼的逃避,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槐阴午梦谁惊破: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午后场景,表达了对宁静及安闲梦境的珍视。
离了利名声,钻入安乐窝,闲快活:表明诗人希望摆脱名利的束缚,追求一种安静快乐的生活。
整首诗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逃离世俗的纷扰与追逐,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诗中“意马”和“心猿”分别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逃避的是哪种生活?
“槐阴午梦谁惊破”中的“槐阴”象征什么?
关汉卿的《闲适》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李白通过描绘夜晚的情景,展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宁静。而关汉卿则通过对比世俗与安逸,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