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2:04
诗词名称: 春望
作者: 〔杜甫〕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话文翻译:
国家已经破碎,但山河依旧在,城中春日来临,草木茂盛。
感叹时局,花儿也让我泪流,鸟儿的鸣叫让我心中充满怨恨。
战火已经连绵了三个月,家书的价值如同万金。
白发愈发稀少,头发更短,几乎无法再插上发簪。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烽火”典故源于古代的信号系统,用以传递战争消息,表现了战乱的频繁与紧迫感。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诗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家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诗歌鉴赏:
《春望》是杜甫的一首代表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对比手法,展现了破败的国家与春天的生机并存,突显出杜甫心中的失落与无奈。接下来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不仅感叹花开花落,还因离别而心痛,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时局的不满。最后两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通过“万金”来强调家书的重要性,突显了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成为了传世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破碎、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和对家人的思念,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指的是什么?
A) 烟火
B) 战争
C) 灭火
诗中“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家人的思念
C) 对朋友的祝福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