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

时间: 2025-07-19 02:10:03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9 02:10:03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落的月光,
让我怀疑是地面的霜。
我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
低下头思念我的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 疑:怀疑,以为。
  • 举头:抬起头来。
  • 低头:低下头。
  • 故乡: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在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尤其是在游子远在他乡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一生游历广泛,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静夜思》创作于李白在外游历时,夜深人静,月光照耀,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正是这种情感促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李白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短小精悍却情感深邃。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夜晚,月光照在床前,给人一种静谧而又清冷的感觉。诗人通过“疑是地上霜”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月光的明亮和冰冷,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孤寂与清冷。接下来的两句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抬头仰望明月,继而低头思念故乡,情感的流动如同月光的柔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游子常有的思乡情怀,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李白用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使得这首诗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光”:描绘夜晚的场景,月光洒在床前,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疑是地上霜”:通过“疑”字表达出诗人对月光与霜的错觉,传达出一种清冷的感觉。
  • “举头望明月”:抬起头来,表达诗人对美丽月亮的欣赏,同时也暗示思绪的飞扬。
  • “低头思故乡”:低下头,情感瞬间转向故乡,表现出对故乡的强烈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明月光”比喻静谧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对仗:“举头”和“低头”形成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与情感的转变。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游子在异乡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体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和对亲情的渴望。这种情感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具有普遍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清明、纯洁的情感,通常与思乡、孤独相联系。
  • 床前:代表诗人所处的环境,营造出一种亲切而又孤独的氛围。
  • 故乡:象征着温暖和归属感,唤起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静夜思》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2. 诗中“疑是地上霜”的意思是:
    A. 确定是霜 B. 怀疑是霜 C. 决定不思乡 D. 不在乎霜

  3. 诗中抬头望的是什么?
    A. 星星 B. 明月 C. 远方 D. 故乡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乡思》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乡情感,而杜甫则在思念弟弟的同时,融入了对国家、家庭的关怀,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更漏子·柳丝长 鹧鸪天·晓日迎长岁岁同 七夕 丑奴儿 行香子 蝶恋花 浣溪沙 清平乐·波纹碧皱 木兰花 武陵春·九日黄花如有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家贼难防 大号 包含滚的成语 包含挠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奉呈 包含要的词语有哪些 失枝脱节 鼻字旁的字 嗒焉若丧 文字旁的字 至于 外柔中刚 硬搬 竖心旁的字 临难铸兵 魆地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