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

时间: 2025-04-23 23:44:53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44:53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下的月光,
我疑心是地上的霜。
我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
低头却思念起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明月:明亮的月亮。
  • 光:光亮、光芒。
  • 疑:怀疑、猜测。
  • 霜:秋冬时节地面上结成的白色冰晶。
  • 举头:抬起头。
  • 望:看、瞧。
  • 低头:低下头。
  • 思:想念、怀念。
  • 故乡:出生或成长的地方。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典故,但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古代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风格独特,内容广泛。
创作背景: 《静夜思》创作于李白在外漂泊之际,夜晚独自一人,看到明亮的月光,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这首诗简短却情感深邃,适合吟唱。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思乡之情。诗的开头“床前明月光”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给人一种清幽、冷静的感觉。接下来的“疑是地上霜”则用怀疑的语气,增添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似乎在暗示着孤独与寂寞。
“举头望明月”这一句,诗人将视线投向明月,明月成为他思乡情感的寄托。而“低头思故乡”则是情感的高潮,低头思索意味着内心深处的牵挂与对故乡的怀念。这种情感在简短的诗句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以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构思精巧、情感真挚,体现了李白对月亮的钟情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光”:描绘夜晚的宁静环境,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床前。
  • “疑是地上霜”:月光的皎洁让诗人产生了怀疑,似乎是地面上的霜,增添了一丝清冷的气氛。
  • “举头望明月”:诗人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表现出对月亮的欣赏与向往。
  • “低头思故乡”:诗人低下头,思绪回归故乡,展现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疑是地上霜”,将月光与霜进行比较,增添了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结构对称,形成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游子在异乡对家乡的情感,尤其是在宁静的夜晚,更显得情感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光明与思念。
  • 床前:代表着个人的空间,内心的孤独。
  • 故乡:象征着温暖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举头望明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疲惫

  2. “床前明月光”中的“光”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星星
    C. 月光

  3. 诗人低头思故乡,说明他在想念什么?
    A. 朋友
    B. 故乡
    C. 自己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Compare with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离别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更广泛地涉及人际之间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西溪子 西溪子 玉台 西溪子 其二 西溪子 其一 西溪子 其一 西溪子 西溪子 其二 丁亥霜降后十日西溪秋祭两浙词人祠 西溪子 其一 丁亥霜降后十日西溪秋祭两浙词人祠 西溪子 西溪子 梨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胆略 远着 诘抗 黹字旁的字 左右两难 青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定昆池 铢称寸量 包含渫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船到江心补漏迟 惊涛巨浪 鱼字旁的字 瞻情顾意 耸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