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2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21:43
萦鬓愁新,辞枝叶早,南园客思生秋草,阑干缺处数行云,行云过尽斜阳杳。驻梦深镫,送人流潦,年年风雨巴山道,吴波自碧楚天遥,清欢渐逐韶华少。
这首诗的意思是:愁苦缠绕着我的鬓发,告别了早已凋零的树叶,南园中的客人思念着秋天的草;在阑干缺口的地方,几行白云飘过,行云已过,斜阳显得更加幽远。梦境停驻在深夜的灯火中,送走了流淌的雨水,每年风雨总是在巴山的道路上,吴地的波涛与楚天遥远相隔,清静的欢愉逐渐被少有的青春所取代。
程千帆(1885-1944),字子修,号洵庵,湖南人,是近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学者。他的诗风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见称,善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
《踏莎行》创作于作者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时期,个人生活经历的磨难使其诗歌中多了一份沉思与感伤。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故土的思念。
这首《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过去的怀念。开篇的“萦鬓愁新,辞枝叶早”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愁苦的氛围,愁绪如同缠绕在发间的细丝,难以解脱。接着,诗人通过“南园客思生秋草”的描写,展现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在“阑干缺处数行云”中,缺口的栏杆象征着生活的不完整,几行云彩则传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孤独感。
诗的中段“驻梦深镫,送人流潦”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风雨中的巴山之路,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每年都是相似的风雨,却总是带走了青春的欢愉。最后,“清欢渐逐韶华少”更是直接表达了对青春消逝的哀伤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以写景抒情的手法,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浓烈的乡愁,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青春消逝的感伤,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南园”象征什么?
A. 北方的园子
B. 对故土的思念
C. 诗人的朋友
“驻梦深镫”中的“镫”指的是什么?
A. 灯火
B. 山脉
C. 江河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权力的渴望
C. 对金钱的追求
比较程千帆的《踏莎行》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青春的感伤,但程千帆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直接抒发内心的忧愁。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