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其三 春感集杜》

时间: 2025-05-02 20:31:24

诗句

小径升堂旧不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即从巫峡穿巴峡,多事红花映白花。

遗断柳,堕清笳,应须美酒送生涯。

久拚野鹤如双鬓,岂傍青门学种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1:24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其三 春感集杜
作者: 张伯驹

小径升堂旧不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即从巫峡穿巴峡,多事红花映白花。
遗断柳,堕清笳,应须美酒送生涯。
久拚野鹤如双鬓,岂傍青门学种瓜。

白话文翻译:

小路通向高堂依旧不显得倾斜,我常常靠着南斗星眺望京城的繁华。从巫峡出发穿过巴峡,眼前是红花与白花交相辉映的美景。失去的柳树,清风中笛声飘荡,想必应该借着美酒来送别这一生的际遇。久而久之,像野鹤一样白发双鬓,难道还要依附于青门旁去学习种瓜的生活吗?

注释:

  • 小径: 小路,指通往高处的道路。
  • 南斗: 指南斗星,即大熊星座中的星星,古代用来指引方向。
  • 巫峡: 巫峡,位于长江三峡之一,是风景名胜区。
  • 巴峡: 巴峡,指巴东的峡谷。
  • 遗断柳: 遗失的柳树,可能是指曾经繁茂的柳树。
  • 清笳: 清脆的笛声。
  • 美酒送生涯: 用美酒来送别一生中的经历和感慨。
  • 野鹤: 比喻闲适自得的生活。
  • 青门: 青门指的是城市的门,常用以指代士人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伯驹(1897-1968),字稚川,号四明,近现代诗人、画家,曾任教于多所大学。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近代,正值中国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怀旧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张伯驹的《鹧鸪天 其三 春感集杜》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及人生的感慨。诗的开头“小径升堂旧不斜”,通过细致的描写,营造出一幅温馨的乡村画面,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依恋。“依南斗望京华”,则是诗人通过天上的星斗,想象着远方的繁华,显示了他内心的渴望与追求。接下来,诗人提到的巫峡与巴峡,既是地理的描绘,也是情感的寄托,红花和白花的交相辉映,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多样性。

“遗断柳,堕清笳”,这里的柳树象征着过去的美好,而清笳则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美酒送生涯的提法,更是希望通过酒来抒发情感,寄托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慨。最后两句“久拚野鹤如双鬓,岂傍青门学种瓜”,则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诗人自比野鹤,追求一种超脱的生活方式,拒绝依附于传统的生活模式,展现出一种洒脱与坚定。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愈加成熟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径升堂旧不斜: 小路通向高堂,依旧笔直,暗示着生活的坚持与稳重。
  2. 每依南斗望京华: 诗人常常靠着南斗星眺望京城,表达了对繁华生活的向往与思索。
  3. 即从巫峡穿巴峡: 通过巫峡和巴峡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变化。
  4. 多事红花映白花: 红花与白花相映成趣,丰富了自然的色彩,也象征着生活的多姿多彩。
  5. 遗断柳,堕清笳: 柳树的凋零与笛声的飘荡,隐喻着对过往的怀念与感伤。
  6. 应须美酒送生涯: 美酒成为生活的调剂品,借酒抒情,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
  7. 久拚野鹤如双鬓: 诗人通过比喻自比为野鹤,表达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8. 岂傍青门学种瓜: 反思传统的生活方式,展现出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 “久拚野鹤如双鬓”,将自己比作野鹤,表现自由与洒脱。
  • 对仗: “多事红花映白花”,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 柳树象征着过去的美好,红花与白花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展现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径: 象征生活的道路与选择。
  • 南斗: 象征指引与希望。
  • 巫峡、巴峡: 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变迁。
  • 红花、白花: 象征生命的多样与美好。
  • : 代表怀旧与过往。
  • 美酒: 象征生活的享受与情感的寄托。
  • 野鹤: 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斗”指代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颗星
    • C. 一条河
    • D. 一种乐器
  2. 诗中提到的“遗断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期待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未来的憧憬
    • D. 对自然的热爱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传统生活的追求
    •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C. 对城市的向往
    •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 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类似于张伯驹的作品,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的情怀。
  • 王维《山居秋暝》: 通过山水意象表达内心的安宁,和张伯驹的对自然的描绘相似,但更为宁静。
  • 杜甫《春望》: 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感慨,虽与张伯驹的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深刻的人生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近现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听文都知吹箫 送滕监簿归宁岳阳 上巳日午桥石濑中得双鳜鱼 欧阳永叔王原叔二翰林韩子华吴长文二舍人同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秦始皇驰道 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 泊牛渚矶 使风船 午日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己的成语 大开方便之门 乌兰夫 荼棘 生香活色 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峻登 按甲不动 阴崖 音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眼中拔钉 色字旁的字 瑰意琦行 诡雅异俗 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