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6:24
《鹧鸪天》 作者: 何振岱 〔清代〕
谁信消沉遂隔年。闲花荒圃记春前。何曾临别留微语,约略来书注断笺。深院里,白杨边。残更坠月曳钟圆。孤魂小胆知应怯,梦遍湖阴欲曙天。
谁能相信时间的消沉让我们相隔了一年?闲散的花儿和荒凉的园圃让我回忆起春天的前景。曾几何时离别时没有留下几句温柔的嘱托,只有偶尔来的书信上简单的几行字。深院子里,白杨树旁。夜深了,月影摇曳,钟声响起。孤独的灵魂虽胆怯,却在梦中徘徊,渴望着曙光的到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何振岱,清代诗人,其诗风多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浓厚的情感,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鹧鸪天》创作于诗人个人生活的某个低谷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通过描绘自然景物,隐喻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谁信消沉遂隔年”,以疑问句开始,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不信。闲花荒圃的描写,勾勒出一幅荒凉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对于往昔春天的追忆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回顾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提到没有留下温暖的言语和书信,显示出人际关系的疏远与孤独感。诗的后半部分,深院与白杨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月光与钟声的交相辉映,进一步加强了孤魂怯懦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通过白杨、月光、钟声等元素交织出一种孤独的情绪,最后以“梦遍湖阴欲曙天”结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未来希望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有着深刻的情感,也在形式上展现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离别、孤独与渴望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希望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何振岱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闲花荒圃”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孤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