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5:23
众星晨离离,孤月夜皓皓。
白露成野霜,凋我窗下草。
人无千岁期,焉得不速老?
终当随物化,荣名亦何好?
众多的星星在清晨稀疏而明亮,孤零零的月亮在夜空中显得格外皎洁。
白露成霜,覆盖了原野,窗下的草也因此枯萎。
人活着没有千年的期限,又怎能避免迅速衰老呢?
最后都要随着万物的变化而消逝,荣华名声又有什么意义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民间色彩。王冕的诗具有很强的个性,常常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创作背景: 《秋怀 其三》创作于元代,正值王冕晚年,诗中流露出对生命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
《秋怀 其三》是一首表现深邃哲思的诗。诗的开头以“众星晨离离,孤月夜皓皓”描绘了清晨与夜晚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但这种美丽又隐含着时间的流逝。接着“白露成野霜,凋我窗下草”转入对秋天的描写,秋天是一个凋零的季节,象征着生命的衰退。
诗人通过“人无千岁期,焉得不速老”来感叹人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与焦虑。最后一句“终当随物化,荣名亦何好”更是道出了生命的无常和对荣华富贵的轻视,意味着无论多么辉煌的成就,最终都将随时间消逝。
整首诗在意象上以秋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结合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又淡然的态度,体现了王冕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众星晨离离,孤月夜皓皓。
描绘了清晨的星星与夜晚的月亮,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孤独。
白露成野霜,凋我窗下草。
通过白露转化为霜的现象,强调季节的变化及生命的脆弱。
人无千岁期,焉得不速老?
反思人生命的短暂,感叹衰老来得如此之快。
终当随物化,荣名亦何好?
归结为人生的无常,质疑名利的价值。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整体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名利的淡漠,强调应更加珍惜当下生活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A. 星星和月亮
B. 白露和霜
C. 草的凋零
D. 以上都是
“人无千岁期”的意思是:
A. 人活得很长
B. 人生短暂,无法长久
C. 人可以活到千岁
D. 人生无常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荣华富贵是人生的目标
B. 名声终将消逝,毫无意义
C. 应该追求名利
D. 生命是永恒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