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2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22:56
草径无人到,柴门尽日关。
脱巾垂白发,把酒对青山。
世薄惊时异,身贫得梦闲。
夜深明月下,吟待鹤飞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小路无人来往,柴门整日紧闭。诗人脱下头巾,白发垂落,独自一人对着青山举杯。世事变迁,感到惊异,自己虽然贫困,却因身处宁静而得到了闲暇的梦境。夜深时分,明亮的月光洒下,诗人吟唱着,等待白鹤飞回。
“脱巾垂白发”暗示了诗人的年老与淡泊,反映出一种对世事的超脱。“青山”常作为诗人寄情的对象,象征着理想、宁静的归宿。“鹤”常常被视为长寿与超脱的象征,诗人以此表达了对自由和归隐生活的向往。
王冕,元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与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淡淡的哲理。王冕的生活经历丰富,曾任职于朝廷,但他更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
《即事 其二》创作于王冕隐居之时,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正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王冕的《即事 其二》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全诗通过“草径无人到,柴门尽日关”开篇,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清幽的环境,拉近了读者与诗人内心世界的距离。接着,诗人用“脱巾垂白发,把酒对青山”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白发与青山的对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不变,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哲理的意境。接下来的“世薄惊时异,身贫得梦闲”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虽然生活贫困,但心灵得到了宁静与自由的满足,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夜深明月下,吟待鹤飞还”则是在深夜的月光下,诗人期待着白鹤的归来,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构成了整首诗的高潮。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比(白发与青山)、象征(青山、白鹤)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对世事无常的思考,以及在困境中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
王冕的《即事 其二》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热闹的城市生活
B. 隐逸的田园生活
C. 战争中的艰辛生活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着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不变的理想与宁静
C. 贫困的生活
“夜深明月下,吟待鹤飞还”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事的无奈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孤独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