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2:08
绝壑奔雷,危崖裂雪,阴森古木参天。问倒流三峡,凿破何年。欲固重江形势,咽喉地关锁中原。悲迁客投荒万里,泪点苍烟。漫漫白云洞口,鸿爪旧题痕,半蚀苔瘢。有石渠星使,乘兴登攀。留得欧黄姓氏,便一旦流播人间。应重补前游,剑南蜀道多难。
这首诗在描绘险峻的峡谷和高耸的崖壁时,运用了奔雷和裂雪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阴森的气氛,古木参天,令人感到震撼。诗人追问倒流的三峡究竟是在何年凿破的,想要稳固长江的形势,咽喉之地锁住中原。迁客的悲伤在万里之外漂泊,泪水打湿了苍茫的烟云。洞口漫漫白云,留下了鸿爪的旧题痕,石头上半被苔藓覆盖。诗人有如星使一般,兴致勃勃地攀登,留下了欧黄的姓名,便希望能够广为流传。应当重游之前的旅程,剑南的蜀道实在是多么艰难。
郑猷,近代诗人,生活于多变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具有独特的风格。
这首诗作于对三游洞的游览之际,表现了诗人对壮丽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思索。
郑猷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题三游洞六一题名、山谷题名墨拓》以其雄伟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问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开篇的“绝壑奔雷,危崖裂雪”不仅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震撼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中多次提及“迁客”,表达了对流亡者命运的同情,突出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漫漫白云洞口,鸿爪旧题痕”引入了人文历史的痕迹,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最后以“剑南蜀道多难”总结,既是对旅行艰辛的感慨,也是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思。整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郑猷对自然与人生的独到见解。
绝壑奔雷,危崖裂雪:
阴森古木参天:
问倒流三峡,凿破何年:
欲固重江形势,咽喉地关锁中原:
悲迁客投荒万里,泪点苍烟:
漫漫白云洞口,鸿爪旧题痕,半蚀苔瘢:
有石渠星使,乘兴登攀:
留得欧黄姓氏,便一旦流播人间:
应重补前游,剑南蜀道多难:
整首诗围绕自然与历史,表达了对于迁客命运的同情、对历史的思索,以及对人名流传的渴望,体现出一种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诗人对迁客的情感是?
诗中提到的“剑南蜀道”象征着?
郑猷的诗与李白的《庐山谣》都展现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但郑猷更侧重于历史的沧桑感,而李白则表现出对于个体情感的抒发与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