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8:27
《凤凰台上忆吹箫 听沈野云吹箫醉后有赋》 作者:张翥 〔元代〕
琪树锵鸣,春冰碎落,玉盘珠泻还停。
渐一丝风袅,悠扬青冥。
疑把红牙趁节,想有人记豆银屏。
何须数,琵琶汉女,锦瑟湘灵。
追思旧时胜赏,醉几度西湖,山馆池亭。
惯依歌花月,按舞娉婷。
岁晚相逢客里,且一尊同慰漂零。
君休惜,吴音朔调,尽与吹听。
在春天的琪树下,清脆的声音响起,春天的冰雪在阳光下化开,像玉盘上的珠子散落下来。微风轻轻吹拂,悠扬的乐声传来,仿佛把红牙笛声也带来了,想必有人记得那豆色的银屏。何必去数那琵琶的声音,那汉女的演奏,还有那锦瑟和湘灵的乐曲。回忆往昔美好的时光,醉意朦胧中游览了几次西湖,山馆和池亭。习惯了在花月之下歌唱,伴随着轻盈的舞姿。岁末的相逢,客居他乡,让我们共饮一杯,慰藉漂泊的心情。朋友啊,不要吝惜那吴音和朔调,尽情倾听吧。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音韵,展现了作者对春天和音乐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整首诗的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琪树的描写引入春天的气息,然后转向音乐,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诗中提到的“西湖”不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诗人心中美好回忆的象征。通过对乐器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音乐的深厚感情,音乐成为了他与友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最后,诗人以共饮一杯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珍惜与惦念,这种温暖的情感贯穿全诗,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红牙”象征乐器),拟人(如“微风轻拂”),以及对仗(如“歌花月”与“舞娉婷”),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和音乐的热爱,包含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琪树”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诗人对音乐的态度是怎样的?
A. 不屑一顾 B. 热爱和珍惜 C. 感到厌烦
“岁晚相逢”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感激
答案:1.B 2.B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