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4:30
忆汉月 其八 极乐梵刹
作者: 李继熙
遍览鹤山山水。不愧海陬名寺。
禅房花木四时春,谁识个中风味。
浮屠通曲径,知几度踏穿游屐。
一声清磬出云来,到此已忘尘世。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鹤山名寺的游历,赞美了寺庙的自然风光和宁静气氛。诗中提到,寺庙的禅房四季如春,花木繁盛,令人感受到其中的独特韵味。作者在蜿蜒的小路上行走,感叹自己已经多次踏过这条路,一声清脆的磬声传出,仿佛将他带离了尘世,进入了一个极乐的境地。
李继熙(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以诗歌和散文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轻松的游览时刻,作者在鹤山名寺游览,受到自然风光与禅宗文化的启发,写下了这首抒情的诗作。
《忆汉月 其八 极乐梵刹》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诗篇。诗中以鹤山的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名寺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首句“遍览鹤山山水”,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致观察,这种细腻的感受在后文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作者通过“禅房花木四时春”展现了寺庙内四季如春的生机,传达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浮屠通曲径”暗示出通往内心深处的路径,强调了修行与思考的过程。最后一句“一声清磬出云来,到此已忘尘世”,则是全诗的高潮,通过清脆的磬声,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对尘世烦恼的超脱,体现了佛教的思想。
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景象与深邃的哲理相结合,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传递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表现了对自然与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通过对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地方的景色?
诗中提到的“清磬”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了对哪种境界的追求?
答案:
这首诗与杜甫的作品相比,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佛教文化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家庭和社会的困惑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