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8:15
忆汉月禁体 蜡梅
作者: 吴茝 〔清代〕
天末音书谁寄。消息故园开未。
几声江笛度残年,恐有铜仙垂泪。
黄昏丸月细。怕晕去酒边灯次。
一般清兴动扬州,莫道嚼来无味。
全诗翻译:
天边的音信,谁来传递?故乡的蜡梅是否已经盛开?
几声江边的笛声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恐怕那位铜仙也在为我流泪。
黄昏时分,明月如钩,怕是在酒边的灯下醉去。
同样的清兴在扬州涌动,不要说品味时光已无趣。
吴茝,清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常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创作于清代,可能是作者在异地思乡的情境下所作,表达了对故乡蜡梅的思念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忆汉月禁体 蜡梅》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开篇便以“音书谁寄”引入思念之情,展现出一种孤寂的状态,似乎置身于遥远的他乡,音信全无。接着,故乡的蜡梅是否开花的提问,进一步加深了对故园的牵挂。
“几声江笛度残年”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感受,江边的笛声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而“铜仙垂泪”则增添了一份悲伤的神秘感,仿佛连神仙都在为作者的离愁而感到悲伤。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黄昏时分的美丽景象,月亮细如圆环,与酒灯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整首诗在清新雅致的意象中交织着浓厚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对扬州的提及,不仅是地理的描写,更是文化的象征,代表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蕴含着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与享受。
诗中提到的“蜡梅”代表什么?
A. 生活的苦涩
B. 故乡的美好
C. 时间的流逝
D. 友情的珍贵
“几声江笛度残年”中,江笛的声音传递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忧伤
D. 平静
诗中提到的“铜仙”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悲伤
C. 快乐
D. 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