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1:01
江城子 东原幕府诸公,送予西湖,行及阳谷
江山诗笔仲宣楼。弊貂裘。尽风流。独恨烟花,三月出东州。
爱煞津亭亭,无一语,只相留。来鸿去雁两悠悠。
别离愁。几时休。得似孤城,春水一沙鸥。
寄谢西湖追送客,分手地,莫回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江山美景的感慨和对朋友离别的惆怅。诗人站在仲宣楼上,手握笔墨,尽情描绘着这幅风流的山水画面。独自怨恨那三月的烟花,催促朋友们离去。对那亭亭的津亭情有独钟,却无言相留。来去的鸿雁在空中自由飞翔,别离的愁绪无法休止。就像孤城之中,春水中漂浮着一只孤独的沙鸥。寄托谢意于西湖,追送朋友的脚步,离别时却不愿回头。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子固,号天涯,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因其诗赋多以豪放激昂著称,尤其擅长咏怀和送别诗。其作品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这首诗写于诗人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中通过西湖的美景和对江山的描绘,渲染了离别的愁苦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江城子》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惆怅。开头以“江山诗笔仲宣楼”点题,展示了广袤的江山美景与诗人对艺术的追求,随后直抒胸臆,流露出对繁华烟花的遗憾。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来鸿去雁”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与哀愁。
在“孤城,春水一沙鸥”中,诗人借用自然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孤城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春水与沙鸥的结合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美好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失落。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展现了元好问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情世态的细腻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围绕离别的主题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江山美景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离别后孤独生活的无奈与忧伤。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来鸿去雁”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孤城,春水一沙鸥”中的“孤城”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