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3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37:49
原文展示:
下第有怀 章碣 〔唐代〕
故乡朝夕有人还,欲作家书下笔难。 灭烛何曾妨夜坐,倾壶不独为春寒。 迁来莺语虽堪听,落了杨花也怕看。 但使他年遇公道,月轮长在桂珊珊。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故乡每天都有人回来,想要写家书却难以下笔。 熄灭蜡烛并不妨碍夜晚静坐,倾倒酒壶不仅仅是因为春寒。 迁来的莺鸟的歌声虽然动听,但落下的杨花也让人害怕去看。 只希望将来能遇到公正的待遇,月亮永远像桂花一样明亮。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碣,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才闻名。此诗表达了诗人落榜后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考试落榜后,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写作的困难以及对未来公正待遇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落榜后的复杂心情。首联写故乡有人归来,自己却难以写下家书,表达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颔联通过“灭烛”和“倾壶”两个动作,暗示了诗人夜晚的孤独和对春寒的感受。颈联以莺语和杨花为意象,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波动。尾联则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期待公正的待遇,月亮如桂花般明亮,象征着美好的愿景。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灭烛”象征什么? A. 夜晚的孤独 B. 春天的寒冷 C. 内心的喜悦 D. 外出的准备 答案:A
诗中的“月轮长在桂珊珊”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春天的喜爱 D.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B
诗中的“落了杨花也怕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