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城子 秋思》

时间: 2025-05-01 01:51:25

诗句

一篙秋水淡芙蓉。

晚来风,玳云重。

检点幽花,斜缀小窗红。

罗袜生寒香细细,怜素影,近梧桐。

栖鸦零乱夕阳中。

叹芳丛,诉鸣蛩。

半卷鸾笺,心事上眉峰。

玉露金波无意冷,愁灭烛,听归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1:25

原文展示:

江城子·秋思
作者: 李雯 〔清代〕

一篙秋水淡芙蓉。
晚来风,玳云重。
检点幽花,斜缀小窗红。
罗袜生寒香细细,
怜素影,近梧桐。

栖鸦零乱夕阳中。
叹芳丛,诉鸣蛩。
半卷鸾笺,心事上眉峰。
玉露金波无意冷,
愁灭烛,听归鸿。

白话文翻译:

一根竹竿轻轻划过秋水,水面上映出淡淡的芙蓉花影。
傍晚的风吹来,云彩显得沉重。
我轻轻整理着幽静的花儿,斜斜地装点着小窗的红色。
罗袜在寒意中生出细腻的香气,
怜惜那素雅的身影,靠近梧桐树。

栖息的乌鸦在夕阳中零零散散。
我叹息着花丛,诉说着夜蛩的鸣唱。
半卷的鸾笺上,心事如同眉峰上升起。
玉露和金波无意间带来一丝寒意,
愁绪熄灭了蜡烛,听着归来的鸿雁。

注释:

  • :竹竿,水中划船用的工具。
  • 芙蓉:指荷花,常见于水边。
  • 玳云:形容晚上的云彩,色彩丰富。
  • 检点:整理、查看。
  • 罗袜:轻薄的袜子,通常用来衬托出纤细的足部。
  • 素影:指白色的身影。
  • 栖鸦:栖息的乌鸦。
  • 鸣蛩:夜晚鸣叫的蟋蟀。
  • 鸾笺:指书信,古代的信纸。
  • 玉露金波:形容清晨的露水和金色的波光。
  • 归鸿:归来的大雁,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雯,清代著名女诗人,她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善于描摹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季,正值思乡之时,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浓厚的秋意与孤独,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歌鉴赏:

《江城子·秋思》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词作,诗人在秋水江城的景色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开篇以“一篙秋水淡芙蓉”点出场景,水面上轻轻荡漾的芙蓉花影,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感觉,仿佛在述说着初秋的美好。然而,随着“晚来风,玳云重”的描绘,诗人开始感受到秋天的沉重与苍凉,气氛逐渐转为低沉。

接下来的“检点幽花,斜缀小窗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而“罗袜生寒香细细”则流露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体会,仿佛能感受到从脚下缓缓升起的寒意。诗中的“怜素影,近梧桐”更是将情感与景物结合,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暗示着孤独的心境。

“栖鸦零乱夕阳中”以栖息的乌鸦象征着日暮时分的孤独,叹息芳丛与鸣蛩的描写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的感受,宛如在诉说着一段无奈的心事。诗尾的“愁灭烛,听归鸿”则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烛光熄灭的瞬间,心中的愁绪随之涌现,归鸿的鸣叫则是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心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孤独的深刻思考,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乡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篙秋水淡芙蓉:用竹竿轻轻划过秋水,水面上映出淡淡的荷花影,表现出秋天的宁静。
  2. 晚来风,玳云重:傍晚的风起,云层厚重,暗示着天气的变化与心情的沉重。
  3. 检点幽花,斜缀小窗红:整理花朵,映照在小窗前,展现生活的细腻。
  4. 罗袜生寒香细细:轻薄的袜子在寒风中散发出细腻的香气,感受秋的气息。
  5. 怜素影,近梧桐:怜惜那白色的身影,靠近梧桐树,隐喻孤独的情感。
  6. 栖鸦零乱夕阳中:乌鸦在夕阳下分散栖息,象征着孤独与无奈。
  7. 叹芳丛,诉鸣蛩:叹息花丛与蟋蟀的鸣叫,表达内心的忧伤。
  8. 半卷鸾笺,心事上眉峰:半卷的信笺,心事如同眉头的忧虑。
  9. 玉露金波无意冷:清晨的露水与金色波光,带来无意的寒意,暗示心境的冷却。
  10. 愁灭烛,听归鸿:愁绪熄灭了蜡烛,倾听归鸿的叫声,进一步加深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归鸿”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对仗:例如“玉露金波”与“愁灭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悟、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 芙蓉:代表美好与清新,也象征着内心的柔情。
  • 乌鸦:象征孤独与凋零,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 归鸿:象征思乡之情和对过往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淡芙蓉”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菊花
    C. 玫瑰

  2. “怜素影,近梧桐”中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3. “栖鸦零乱夕阳中”中的“栖鸦”指的是什么? A. 鸟类
    B. 昆虫
    C. 鱼类

答案: 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秋天的思考与思乡之情,但情感上更显柔美与细腻;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更为豪放的笔触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风格迥异,但都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李雯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夜听任郎中琴 牡丹四首 行径 春霁 杂曲歌辞。行路难 蜀州郑史君寄鸟觜茶,因以赠答八韵 嘲赵璘 其三 彭门偶题 黄河 相和歌辞。铜雀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静乐 披毛求瑕 呀呀学语 论高寡合 草字头的字 村邻乡舍 頁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叹嘻 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蹇困 无字旁的字 大殿 死中求生 沙柱 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