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3:09
《摸鱼儿》 作者: 马熙 〔元代〕
买陂塘旋栽杨柳,池亭检校公务。
团茅时复羲皇上,惊梦每来窗雨。
东望渚。却不似西偏,略约连双屿。
于时语语。待柳色环堤,荷香入座,方足倚阑趣。
园丁戆,直把廉名自许。
端如司马家吕。十年护得檐前桧,莫咏蛰龙奇句。
谁酌醑。试共看东皋,五斗先生谱。
明当仿古。要渠列箕畴,牖县羲画,学取晦翁圃。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池塘边栽种杨柳,进行公务的情景。时常回忆起古代的贤人,梦中也会被窗外的雨声惊醒。向东眺望水边的洲渚,虽然不如西边的景色美丽,略微连接着两座小岛。此时对话交流,等待柳树环绕堤岸的绿意,荷花的芬芳飘入座位,才觉得可以依靠栏杆享受这样的趣味。园丁愚笨,只是自夸清白的名声,正如司马家族的吕氏。十年来护着檐前的柏树,却不吟咏蛰龙的奇妙诗句。谁来共饮美酒,试着一起欣赏东边的山岗,五斗先生的典籍。明天将仿效古人,想要把田畴整齐列好,窗外的画作也要向羲之学习,努力效仿晦翁的园地。
作者介绍:马熙,元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与田园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的一个池塘边,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古人理想生活的追求。在元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寄托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摸鱼儿》是一首充满了田园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以池塘为背景,栽种杨柳、检校公务,生活的细节如柳色、荷香都被细腻地描绘出来,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整首诗通过对比东、西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园丁的愚笨与自夸,反映出社会中人的局限性,对比五斗先生的清高,增添了生活的哲理。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杨柳、荷花、窗雨等,交织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感,令人陶醉。
此外,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与学习的态度,表现了诗人不仅追求生活的美好,也重视历史与传统的传承。这种情感让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寄托着对生活的深切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园丁”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才华
B. 社会中的普通人
C. 古代贤人
诗中提到的“五斗先生”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司马迁
C. 李白
诗中“惊梦每来窗雨”的意思是?
A. 梦中被雨声惊醒
B. 喜欢雨声
C. 讨厌雨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古代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