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0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02:09
长日寂寞园林,倚南窗梦魂飘坠。
蓦地惊心,榴花照眼,动人幽思。
色艳如霞,情浓胜火,芳心深闭。
点砌下苍苔,绛英三五,时时被,风吹起。
常怨东君薄倖,向阳春不教红缀。
宵来暴雨,朝来烈日,欢情零碎。
开到飘零,无香有恨,愿随流水。
镇相看默默,无言只解,伴人垂泪。
在这漫长而寂寞的日子里,我倚靠在南窗前,梦中思绪飘荡。
突然被榴花绚丽的颜色惊醒,心中自然涌起一种动人的幽思。
榴花的色彩艳丽如朝霞,感情浓烈胜过火焰,然而芳香的心却深深闭合。
在青苔铺就的小径上,三五朵绛色的花,时常被微风吹起。
我常常怨恨春天的主宰东君薄情,为什么不让红花在春光中绽放。
夜里暴雨倾盆,早晨又是烈日炎炎,欢愉的情感四分五裂。
等到花瓣飘零,既没有芳香又充满怨恨,我愿随流水而去。
相互默默注视,无言以对,只能陪伴着彼此流泪。
作者介绍: 叶嘉莹是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精通古典诗词与文学,致力于推广传统文化。她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叶嘉莹的某个孤独时刻,表达了对人生、爱情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索。诗中通过榴花的美丽与哀愁,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对时间流逝和情感失落的无奈。
这首《水龙吟 咏榴花》充分展现了叶嘉莹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榴花的色彩、芬芳,以及随风飘零的花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通过描写园林的寂静与孤独,设定了一个沉重的基调,随后通过对榴花的惊叹,带出了诗人内心的幽思。榴花的艳丽与诗人内心的深闭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张力。整首诗在表达对春天的怨恨时,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惋惜,令人深思。
诗中“宵来暴雨,朝来烈日”更是生动地描绘了瞬息万变的天气,象征着人生中的种种无常。最后“愿随流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无奈与失落的淡然与释然,流露出一种对于生命流转的哲思。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美丽,内容上更是情感丰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榴花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对生命无常、情感脆弱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代什么?
A. 春天的神灵
B. 夏天的神灵
C. 秋天的神灵
D. 冬天的神灵
诗中“愿随流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生命的无奈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