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3:29
腊尾春飘彩胜风,岁朝新供玉玲珑。
补天应许笺双梦,对酒何堪哭万红。
神宛在,息相通。
祭芹尚与祭诗同。
西园石本灵河种,云气依稀认翠蓬。
腊月的尾声,春风送来彩色的气息,年初的新供品宛如玉石般玲珑。
补天的承诺像是双梦般珍贵,对着美酒怎能不为万般盛景而痛哭流涕。
神灵依然存在,彼此间的感应也是如此通畅。
祭奠芹菜的仪式与祭诗的仪式是一样的。
西园的石头本是灵河所种,云雾缭绕中依稀认得翠绿的蓬草。
作者介绍:寇梦碧,近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她的诗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展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癸亥年秋天,诗人以叶嘉莹教授的研究为契机,受到启发而作。叶教授在吴词的研究中独辟蹊径,给诗人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促使她在诗中融入对自然、人生的感悟。
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对自然与生命的哲思。开头两句描绘了腊月与新春交替的美好场景,色彩斑斓的春风与玲珑的供品,象征着希望与更新的到来。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引入了“补天”的典故,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对酒何堪哭万红”一句,透露出对盛景的珍惜与哀伤,似乎在感慨短暂的美好与逝去的时光。诗中的“神宛在,息相通”则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的思考。最后两句回归到具体的景物,提到“西园石本灵河种”,不仅点明了环境的灵性,也象征着诗人对生命的深切认知与对自然的崇敬。整首诗在清新中透出哲理,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邃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腊尾”指的是哪个月份的结束?
诗中提到的“补天”典故来源于哪个神话?
诗中提到的“祭芹”与“祭诗”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鹧鸪天 癸亥秋识叶嘉莹教授,叶治吴词,颇有新解,见似人而喜,赋此 和敏庵得金陵织造府遗石》的详细解析,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