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5:07
水龙吟 访施檗斋老人
单人耘 〔近代〕
淮清桥水潺湲,渡头桃叶春何处。桐阴压径,人来深巷,小楼碧聚。
画帙纷披,书囊缀锦,霜髭数缕。指云林浅渚,鹿床叠嶂,凭谁识,揣摩趣。
偃蹇难移贫贱,历几多六朝烟雨。师承有自,平生常记,当时训语。
交许忘年,情殷述作,箕裘愿补。待奉觞一斝,吮毫十日,寿嫏嬛侣。
在淮清桥上,水流潺潺,桃叶在渡头随春水漂浮。桐树的阴影覆盖了小径,行人走入深巷,小楼环绕着碧绿的景致。
书画卷帙纷纷展开,书囊中缀着精美的锦缎,白发如霜几缕。指向那云林和浅滩,鹿床层叠的山峦,谁能辨认,揣摩其中的趣味呢?
在贫贱中难以自拔,经历了多少六朝时期的烟雨。师承有道,平生常常记得当时的教诲。
与忘年之交,情谊深厚,述说着创作的过程,愿意补全箕裘之志。期待奉上一杯酒,吮吸笔墨十日,祝愿长寿如嫦娥伴侣。
作者介绍:单人耘,近代诗人,风格融合古典与现代,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访友过程中,表达了对友人施檗斋老人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怀念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这首《水龙吟 访施檗斋老人》通过细腻温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施檗斋老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中采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淮清桥水、桃叶、桐阴等,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春日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诗人通过描绘书画的美妙与自身的贫贱,反映了对艺术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在“偃蹇难移贫贱”一句中,诗人流露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同时也表达出在艺术与友谊的滋养下,他对生活的坚持与热爱。
此外,诗中提到的“师承有自,平生常记”,展示了诗人与施檗斋老人之间的师生情谊与传承关系,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珍视。最后的祝愿“寿嫏嬛侣”不仅是对老人的祝福,更是对友谊长存的美好期盼。
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情的珍视,使其成为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朋友的祝愿。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淮清桥”象征什么?
“偃蹇难移贫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师承有自”是指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为《水龙吟 访施檗斋老人》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对您理解此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