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22
浪淘沙 题画
作者: 黄祝蕖 〔近代〕
碧水蘸残阳。淡著秋光。
笛声何处起苍茫。
吹出荷花三万顷,并作新凉。
几尺小游航。载个诗狂。
满窗山色满篷霜。
除却太湖浑不似,一带渔庄。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水面与余晖相映成趣的场景,水面碧绿,映着夕阳的余辉,秋天的光景显得淡淡的。笛声在何处响起,回荡在空旷的天地之间,吹奏出的旋律如同繁茂的荷花般绵延无尽,带来了阵阵清凉。小船在湖面上轻轻漂流,船上载着诗人的狂放情怀。窗外的山色与船篷上的霜色交相辉映,唯独那太湖的景色与此情此景截然不同,唯有一带渔庄静静依偎。
作者介绍:黄祝蕖,近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而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祝蕖游历湖畔之时,受周围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
《浪淘沙 题画》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与诗人的独特情感交织,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开头以“碧水蘸残阳”勾勒出夕阳映照下的湖面,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而凉爽的秋日场景。接着,笛声的出现增添了音韵之美,给静谧的画面注入了动感,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吹出荷花三万顷”,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繁盛,更象征着诗人心中涌动的艺术灵感与创作激情。小船的轻盈漂流,仿佛将诗人的思绪带向无限的远方,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最后,诗人在对比太湖与自己所处的渔庄,表达了一种对地方文化的思考与对比,显示了诗人在美景中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碧水”指的是什么?
A. 碧绿的山
B. 清澈的湖水
C. 蓝天
“笛声何处起苍茫”中的“苍茫”指的是什么?
A. 山的颜色
B. 空旷的景象
C. 湖的深度
诗人对比太湖与渔庄的目的是什么?
A. 表示对太湖的热爱
B. 突显渔庄的宁静与独特
C. 赞美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