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浪淘沙 四月廿七醉兼病不堪,卧肖处作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7 18:10:15

诗句

春雨过窗纱,细袅微斜。

短衾清睡梦难遮。

起靠雕栏寒薄袖,惆怅风花。

酒病又添些。

只是无家。

此生飘泊絮年华。

飘尽天空犹堕水,更去天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0:15

原文展示:

春雨过窗纱,细袅微斜。短衾清睡梦难遮。起靠雕栏寒薄袖,惆怅风花。酒病又添些。只是无家。此生飘泊絮年华。飘尽天空犹堕水,更去天涯。

白话文翻译:

春雨透过窗纱洒落,轻轻摇曳,斜斜地倾泻而下。我盖着短被,酣然入梦,却难以遮挡内心的忧愁。起身倚靠在雕花栏杆旁,薄袖飘动,寒意袭来,心中惆怅着这风中的花瓣。酒病又使我更加虚弱,然而我却无家可归。这一生如同飘荡的絮,岁月流逝不再。即便是飞尽了天空,也依然沉落于水,最终又去往遥远的天涯。

注释:

  • 窗纱:窗户上用来遮挡的轻薄纱帘。
  • 短衾:指短的被子。
  • 雕栏:雕刻精美的栏杆。
  • 惆怅:心中感到忧愁和不快。
  • 酒病:因饮酒过度而导致的身体不适。
  • 飘泊:漂泊不定,生活无固定归宿。
  • 絮年华:比喻青春年华如同飘荡的絮状物,易逝而无常。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的情感和意象可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孤独、漂泊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其作品常常表现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风格多变,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雨绵绵的季节,作者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借酒浇愁,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通过描绘春雨的细腻和个人的孤独感,展现了诗人在病痛与醉酒中对生命的思考。开篇的“春雨过窗纱”以细腻的春雨引入,既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短被下的清梦未能掩盖心中的惆怅,这种对梦境和现实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生活的不满与无奈。

“起靠雕栏寒薄袖”一句,氛围转为寒冷,诗人用薄袖的寒意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的“酒病又添些”,不仅仅是身体的病痛,更加重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无家可归的感觉如同漂泊的风筝,难以找到归宿,生活的无常和孤独愁苦在字里行间涌现。

最后两句“飘尽天空犹堕水,更去天涯”则以更为深沉的意象结尾,诗人用飘荡的絮与水的沉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在意象上流畅自如,情感上则深刻动人,是对生命、孤独与归属感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雨过窗纱:春天的细雨透过窗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柔和的氛围。
  2. 细袅微斜:细雨轻轻摇曳,斜斜地洒落,增强了春雨的细腻感。
  3. 短衾清睡梦难遮:短被下的清梦难以遮掩内心的忧愁,表明诗人虽在梦中却无法逃避现实。
  4. 起靠雕栏寒薄袖:起身倚靠在雕花的栏杆上,薄袖在寒风中飘动,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5. 惆怅风花:对风中花瓣的惆怅,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6. 酒病又添些:因饮酒而加重的身体不适,反映了诗人的苦闷与无奈。
  7. 只是无家:无家可归的现实,突显了诗人的漂泊与孤独。
  8. 此生飘泊絮年华:这一生如同飘荡的絮,青春年华易逝。
  9. 飘尽天空犹堕水,更去天涯:尽管飞翔过天空,却依然沉落于水,最终走向遥远的天涯,表达人生的无常与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飘荡的絮,增添了诗的意象。
  • 拟人:雨水似乎也能传递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共鸣。
  • 对仗:如“春雨过窗纱,细袅微斜”,使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和对归属感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一种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生命的生机,同时也带来了诗人的忧愁。
  • 窗纱:象征隔离与距离,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短衾:代表着脆弱与不安,暗示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 雕栏:象征着曾经的美好与奢华,反映出对过往的怀念。
  • 酒病:象征逃避与无奈,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雨过窗纱”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A. 温暖的春天
    B. 悲伤的孤独
    C. 繁华的景象

  2. 诗人因何感到惆怅? A. 因为酒病
    B. 因为无家可归
    C. 因为失去爱人

  3. 诗中“飘尽天空犹堕水”象征了什么? A. 人生的飞跃
    B. 对未来的迷茫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卢青山的《浪淘沙》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前者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后者则着重于对孤独与漂泊的思考。两者皆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现代诗歌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
  • 《当代诗人的艺术风格》

相关查询

怀贤诗 王枢密 结客少年场 定庵八十七诗 舶上谣送伯庸以番货事奉使闽浙十首 其七 白羊 毛竹山四首 其三 千叟宴 送吴太仆公路之留都 开泉 寄李子长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字旁的字 掩鼻而过 敝帷不弃 曰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日累月积 一脉同气 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运指 矢字旁的字 梯愚入圣 芭蕉 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莽眇之鸟 大字旁的字 人事不省 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人六样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