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2:56
诗词名称: 【正宫】塞鸿秋
作者: 郑光祖 〔元代〕
门前五柳江侵路,庄儿紧靠白苹渡。
除彭泽县令无心做,渊明老子达时务。
频将浊酒沽,识破兴亡数,
醉时节笑捻着黄花去。
雨余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绿。
日融桃锦堆红树,烟迷苔色铺青褥。
王维旧画图,杜甫新诗句。
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金谷园那得三生富,铁门限枉作千年妒。
汨罗江空氢三闾污,北邙山谁是千钟禄?
想应陶令杯,不到刘伶墓。
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门前的五柳树旁,江水涌上了小路,
庄稼人紧靠着白苹渡口。
除了彭泽县令,我无心再做官,
我想像陶渊明一样,顺应时势而活。
我时常把浊酒贩卖,洞悉兴亡的道理,
醉意朦胧时,笑着捻着黄花去。
雨后梨花雪般洁白,香玉花开得香气四溢,
微风中柳枝轻摇,新绿的叶子显得特别生机。
阳光洒下,桃花铺满红色的树影,
烟雾弥漫,青苔铺陈如同柔软的褥子。
王维的旧画在这里,杜甫的新诗在耳边。
怎能遇见不饮酒而空手回去呢?
金谷园里那三生的富贵,
铁门却只能让人枉做千年妒忌。
汨罗江上空荡荡,三闾大夫的污名,
北邙山上,谁能得到千钟的禄位?
我想,陶渊明的酒杯,
却未曾到过刘伶的墓地。
怎能遇见不饮酒而空手回去呢?
作者介绍:郑光祖,元代杂剧作家,擅长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郑光祖隐居时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正宫·塞鸿秋》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生态度的追求。开篇“门前五柳江侵路”,描绘了江水与小路的交融,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乡村画面。诗中提到的“彭泽县令”,正是对陶渊明的致敬,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接下来的描写以自然景色为主,如“雨余梨雪开香玉”,“日融桃锦堆红树”,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频将浊酒沽,识破兴亡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在醉酒后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如王维、杜甫和陶渊明,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对话,通过对比他们的生活态度,表现了对现实的反思。最后的“怎相逢不饮空归去”,则更强化了诗人对饮酒交友的渴望,表达了对人生乐趣的追求。
整首诗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生哲理结合,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隐逸与自由、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测试:
郑光祖是哪一时代的诗人?
诗中的“彭泽县令”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金谷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