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1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13:34
《蟾宫曲·梦中作》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
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
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
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这首词描绘了梦中朦胧的情景,窗外的景色似乎模糊而遥远,歌唱过钱塘江的美景,赋诗过高唐的壮丽。微风透过轻薄的帷帐,带来凉爽,月光洒在纱窗上,似乎能够看到梨花的淡妆,隐约闻到兰草和麝香的余香。这样的情景唤起了思念的情感,想要不去思念,却又无法控制自己,不知如何才能不去思念。
作者介绍:郑光祖,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和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女性的柔情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元代,正值元杂剧盛行之时,郑光祖通过诗词表达了对梦中情景的细腻感受,反映了他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蟾宫曲·梦中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梦境中的美丽景象与情感的交织。词中开篇的“半窗幽梦微茫”,即刻将读者带入一种朦胧的梦境之中,接着提到的“歌罢钱塘,赋罢高唐”,则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在这个梦境中,细腻的风、月光、梨花和兰麝香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仿佛是回忆中珍贵的片段,这种氛围既温柔又令人沉醉。然而,尽管如此美好的景象,内心的思虑却无法抑制,最后一句“怎不思量”道出了深藏在美好之下的无奈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词中运用了比喻(如“梨花淡妆”)、拟人(如“风入罗帏”)、对仗等手法,使词句更具韵律感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梦境的描绘与内心思念的纠葛,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情感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
“风入罗帏”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钱塘”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郑光祖的词更侧重于梦境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于对情感的直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