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2:08
生查子
江上采珠还,初见秋波瞥。
问得莫愁名,便是愁时节。
默默又依依,罗带频拈结。
无限此时情,后日和伊说。
在江边采珠的时候,首次看到秋水的波光闪烁。
我问起“莫愁”的名字,那就是愁苦的季节。
默默无语又依依不舍,频频把丝带拈来拈去。
此时的情感无限,等到以后再和她诉说。
黄侃(1872年-1933年),字仲华,号静斋,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及教育家。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致力于推动文学和文化的革新。他的作品风格独具一格,以清新自然著称。
《生查子》创作于黄侃的诗歌创作高峰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思潮交汇之际。诗中流露出对情感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感悟的深入思考。
《生查子》是一首充满情感波动的词作,描绘了诗人江边采珠时的情景,以及对秋天的感受。在这首词中,黄侃以自然景物引发内心情感,展现了他对爱情和生活的深刻理解。词的开头“江上采珠还”描绘了一个清新自然的场景,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初见秋波瞥”则用“秋波”这个意象引出对季节变化的感慨。随着情感的推进,诗人开始思考“莫愁”的名字,象征着心中难以言说的愁苦。
接下来,诗人以“默默又依依”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奈与依恋。此时此刻的情感仿佛如同那轻柔的丝带,无法捉摸却又难以割舍。“罗带频拈结”,将情感的纠结直观地表现出来,仿佛在不断地尝试与回忆中寻找解脱。最后一句“后日和伊说”则透露出对未来的期盼,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勇气。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黄侃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围绕情感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展开,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的描写,将内心的愁苦与思念传达给读者,展现了人对情感的细腻体验。
诗中“初见秋波瞥”中的“秋波”指代什么?
A. 秋天的风
B. 秋天的水面波光
C. 秋天的花
D. 秋天的阳光
“罗带频拈结”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和依恋
C. 绝望
D. 轻松
诗中提到的“莫愁”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愁苦
C. 希望
D. 忘却
黄侃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现了对情感的细腻描写,但黄侃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来传达内心情感,而李清照则偏重于直接的情感抒发。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却都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