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蓦山溪 卫生袭之寿》

时间: 2025-04-23 13:23:52

诗句

杏花半吐,花底香风度。

杨柳袅金丝,拂晴波垂垂万缕。

东君着意,付与有情人,山下路,水边村,总是堪行处。

春光几许。

不用忙归去。

呼取曲生来,把闲愁一时分付。

大都是醉,三万六千场,遇有酒,且高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23:52

原文展示:

蓦山溪
杏花半吐,花底香风度。
杨柳袅金丝,拂晴波垂垂万缕。
东君着意,付与有情人,
山下路,水边村,总是堪行处。
春光几许。不用忙归去。
呼取曲生来,把闲愁一时分付。
大都是醉,三万六千场,
遇有酒,且高歌。

白话文翻译:

蓦山溪
杏花刚刚绽放,花下的香风轻柔飘荡。
杨柳轻柔地摇曳,金色的丝条拂动着晴朗的水面,
东风似乎有意,将这美好送给有情人,
山下的小路,水边的村庄,都是可以畅游的地方。
春光有多少呢?不必急着回去。
叫曲生来吧,把这份闲愁暂时寄托。
大多数时候都是醉,三万六千场,
遇到美酒,就高歌一曲吧。

注释:

  • 杏花:即杏树的花,象征春天的来临。
  • 东君:东风,春天的象征。
  • 曲生:可能指古代的歌者或乐师。
  • 三万六千场:形容醉酒的次数很多,夸张地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段成己,金朝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美,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暖花开的时节,作者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和抒发闲情逸致的诗作。诗中通过杏花、杨柳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透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用“杏花半吐,花底香风度”引入,既有春的气息,又有花香扑鼻的温馨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美好之中。

接着,诗人通过对杨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拂晴波垂垂万缕”更是将水面与柳丝的轻柔结合,渲染出春天的柔美。此时,东君(春风)似乎将这份美好赠予有情人,突显了爱情的主题。

诗中反复提到的“呼取曲生来,把闲愁一时分付”表达了作者对音乐、对饮酒的向往,似乎想要借助酒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最后一句“大都是醉,三万六千场,遇有酒,且高歌”,令人感受到一种放纵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乐趣,享受当下。

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抒发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期待,展现了诗人超然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杏花半吐:描绘杏花刚开始绽放,春意渐浓。
    2. 花底香风度:花下的风轻柔而香气四溢,营造春的氛围。
    3. 杨柳袅金丝:杨柳轻柔地随风摇曳,象征春天的柔美。
    4. 拂晴波垂垂万缕:柳丝轻拂水面,形成万缕波纹,展现春水的温柔。
    5. 东君着意:春风似乎有意为有情人送来美好。
    6. 山下路,水边村:描绘春游的理想场所,充满生活气息。
    7. 春光几许:反问春天的美好光景有多少。
    8. 不用忙归去:劝人们不要急于回去,享受当下。
    9. 呼取曲生来:邀请乐师来演奏,享受音乐。
    10. 大都是醉:强调生活中的欢愉和醉意。
    11. 三万六千场:夸张地表达醉酒的频繁。
    12. 遇有酒,且高歌:遇到美酒时就尽情歌唱,享受生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拟人化,称其为“东君”,赋予其情感。
    • 对仗:“山下路,水边村”,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自然美的享受以及对人生快乐的追求。诗人在描绘春色的同时,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杏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与希望。
  • 杨柳:象征柔情和生命的延续。
  • 东风:象征春天的气息和温暖。
  • 美酒:象征享乐与放纵,体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代表?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曲生”最可能指的是:

    • A. 乐师
    • B. 诗人
    • C. 画家
    • D. 学者
  3. 诗中的意象“杏花”主要象征:

    • A. 冬天的严寒
    • B. 春天的生机
    • C. 夏天的热烈
    • D. 秋天的丰收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蓦山溪》均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豪放的饮酒文化,而后者则更注重春天的细腻描绘和闲适的生活态度。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段成己相关研究论文及其生平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奢香驿因咏其事 西畴课农 踏莎行四首 其二 踏莎行四首 其一 南歌子四首 其四 南歌子四首 其三 南歌子四首 其二 南歌子四首 其一 双双燕 谒金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扫道 意意似似 赴汤投火 嘤鸣求声 出脚 匸字旁的字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辝车 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言 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绚练 曰字旁的字 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屈节辱命 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