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2:55
《酒泉子》
胜景者,独潇湘八景得其名,广? 皆出於潇湘之接壤,信乎其为真八景者矣。 嘉禾吾乡也,岂独无可搅可采之景欤。 间阅图经,得胜景八,亦足以梯潇湘之趣, 笔而成之图,拾俚语,倚钱唐潘阆仙酒泉子曲子寓题云。 至正四年岁甲申冬十一月阳生日, 画於橡林旧隐空翠风烟在县西二十七里, 桥李亭手,三过堂之北。 空翠亭,四园竹可十余亩, 本觉僧刹也万寿山前,屹立一亭名李, 堂阴数亩竹娟娟。空翠风烟。 骚人隐士留题咏。 红尘不到苍苔径。 子瞻三过见文师。壁上有题诗。
这首词所描绘的胜景,独独是潇湘的八大美景而得名,实在是充分信任它们是真正的八大美景。我的故乡嘉禾,难道就没有值得欣赏和采撷的美景吗?偶尔翻阅图经,发现八处胜景,足以传承潇湘的情趣。我用笔将这些美景绘成图画,写下简朴的诗句,借用钱唐潘阆仙的《酒泉子》曲子来题写这首词。
在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岁甲申的冬天,我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作画,地点在橡林的旧隐处,空翠的风烟在县西二十七里。桥边的李亭在“三过堂”之北,空翠亭四周种植了十余亩竹林,原本是万寿山前的一处僧院。亭子名为李堂,阴凉下有数亩竹子,竹影摇曳。空翠的风烟,令骚人隐士们留题咏叹。红尘的纷扰无法到达这苍苔的幽径。子瞻(苏轼)曾三度经过此地,见到文师(文天祥),墙上留下了题诗。
吴镇(1280年-1354年),字子远,号穷庐,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他以山水画著称,作品兼具文人气质和自然风貌,诗文风格清新洒脱,常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
《酒泉子》创作于元代,正值元朝社会动荡、士人隐逸风气盛行之时。吴镇在故乡嘉禾描绘自然美景,寄托了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酒泉子》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词作。吴镇通过对潇湘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词中不仅有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还有对人文历史的深刻思考。作者将潇湘的八大胜景与自己故乡的自然风光相结合,表达了“胜景不止潇湘”的情感,强调了嘉禾的美丽与独特。
在形式上,词句流畅,韵律和谐,清新脱俗。吴镇通过“红尘不到苍苔径”这一句,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同时,“子瞻三过见文师”更是将历史人物的身影融入自然中,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厚度。
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心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吴镇的诗词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词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怀念。
《酒泉子》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潇湘八景”指的是什么?
诗中“红尘不到苍苔径”表达了什么情感?
苏轼与吴镇的作品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轼更侧重于哲理的探讨,而吴镇则更注重自然风光的描绘与人文情感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