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酒泉子》

时间: 2025-05-02 04:00:30

诗句

犹记踏青,烟暖三原春正艳,喜泾阳。

人尽至,又频阳。

二城南北花相向。

总是姑苏样。

眼纱不戴香鞯上。

任端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0:30

原文展示:

犹记踏青,烟暖三原春正艳,喜泾阳。人尽至,又频阳。二城南北花相向。总是姑苏样。眼纱不戴香鞯上。任端相。

白话文翻译:

我还记得春天郊游的情景,烟雾缭绕,温暖的阳光洒在三原大地,春天的景色格外美丽,令人欢喜。人们纷纷前来游玩,阳光也更加明媚。南北两城的花儿竞相绽放,真是与姑苏的风景相似。我没有戴上眼纱,随意坐在香鞯上,任凭一切。

注释:

  • 踏青:春天的时候到野外游玩。
  • 三原:指的是陕西的三原县,以其春天的美景著称。
  • 泾阳:指的是泾阳县,也是陕西的一部分。
  • 姑苏:即苏州,因其风景优美而闻名。
  • 香鞯:古代马鞍的一种,常用香料装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屈大均(1560-1641),明代诗人,字子肯,号江洲,籍贯浙江,擅长诗文,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描绘了春游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景的热爱和对往事的追忆。

诗歌鉴赏:

《酒泉子》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词作,诗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春日踏青的乐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温暖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前两句“犹记踏青,烟暖三原春正艳”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温暖的阳光、缭绕的烟雾,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着,诗人通过“人尽至,又频阳”描绘了春日游玩的热闹场景,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令人心旷神怡。后面的“总是姑苏样”,则是对美景的赞美,突显了姑苏的优美与三原的相似。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任端相”,更是表现了一种随意而自在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悠然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犹记踏青”:回忆起春天郊游的愉快。
    2. “烟暖三原春正艳”:描述三原地区春天的美丽景象,烟雾弥漫,温暖如春。
    3. “喜泾阳”:赞美泾阳的春天。
    4. “人尽至,又频阳”:人们纷纷前来游玩,阳光更加灿烂。
    5. “二城南北花相向”:南北城市的花儿竞相开放。
    6. “总是姑苏样”:这些美景与姑苏的风光相似。
    7. “眼纱不戴香鞯上”:没有戴眼纱,随意坐在香鞯上。
    8. “任端相”:任凭一切,自在随意。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景比作美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二城南北花相向”,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描摹了自然的美好景色,展现了一种轻松悠闲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美丽、繁荣,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 烟雾:增添了诗的神秘感,表现了春日的温暖。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城南北”指的是哪些地方?
      A. 北京和上海
      B. 南北城市
      C. 苏州和三原

    2. “任端相”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态?
      A. 忧愁
      B. 自在随意
      C. 忙碌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春日忆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等与春天相关的诗作。
  • 诗词对比:可以对比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屈大均诗文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绿头鸭 用司成流香阁韵同梅庄西湖春泛 琼林第一枝 妆阁慰愁 春从天上来 春绣 晚坐和韵 其二 陈漕生辰代杨文作 奉陪舅丈祠书彦平主簿兄游慧聚终日小饮上方 题李德邵檗庵 其一 上枢密生辰 其一 点绛唇(赠外孙猷) 再过宜兴舟中见芍药数枝忆淮乡花之盛为之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泰一 搭话 小心谨慎 缺吃短穿 庸儒 单人旁的字 包含才的词语有哪些 劚山觅玉 户字头的字 丽蕊 假道灭虢 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始末缘由 提手旁的字 杜门却扫 舟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