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烟霞洞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6 03:28:50

诗句

白石磷磷绕洞泉,苍松郁郁锁寒烟。

碧桃花发朱樱秀,别是人间一洞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50

原文展示

白石磷磷绕洞泉,
苍松郁郁锁寒烟。
碧桃花发朱樱秀,
别是人间一洞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洞天胜境:明亮的白石环绕着泉水,苍翠的松树郁郁葱葱,笼罩着寒冷的烟雾。碧绿的桃花盛开,红色的樱花娇艳欲滴,仿佛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美好天地。

注释

字词注释

  • 磷磷:形容水光闪烁,清澈明亮。
  • 苍松:指深绿而高大的松树。
  • 郁郁:形容树木繁茂的样子。
  • 锁寒烟:像锁住了寒冷的雾气,形容环境的幽静。
  • 碧桃:指桃花,颜色碧绿。
  • 朱樱:指红色的樱花,寓意娇艳。
  • 洞天:指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典故解析
诗中“洞天”一词源于道教文化,指的是隐秘、清幽的理想境地,常用于形容修道之地或仙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处机(1148-1227),字希夷,号洞天,元代著名道士、诗人和哲学家。他是全真教的重要人物之一,以其清逸的诗风和哲理性的思想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丘处机游历名胜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间喧嚣的逃避,体现了道家追求清静无为的思想。

诗歌鉴赏

丘处机的《烟霞洞四首 其二》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自然世界。诗的开头两句通过“白石磷磷”和“苍松郁郁”的描写,生动地勾勒出一个清幽的洞天,令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宁静。尤其是“锁寒烟”之句,恰如其分地描写了环境的幽静,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清冷的仙境之中。

后两句则突出了花卉的美丽,通过“碧桃花发朱樱秀”的对比,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仿佛在向人们展示自然的神奇与魅力。“别是人间一洞天”更是将整个诗歌的意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好土地的向往与珍视,仿佛这里才是真正的乐土。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意境上深远而含蓄,充分体现了丘处机作为道士的修行理念与对自然的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好环境的赞美,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石磷磷绕洞泉:白色的石头在泉水旁发出闪烁的光泽,环绕着洞中的泉水。
  2. 苍松郁郁锁寒烟:高大的苍松树郁郁葱葱,仿佛锁住了寒冷的烟雾。
  3. 碧桃花发朱樱秀:碧绿的桃花盛开,娇艳的樱花更显美丽。
  4. 别是人间一洞天:这里的景色和人间截然不同,宛如一个神秘的洞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人间的乐土,强调其美好。
  • 拟人:松树“锁寒烟”,使静物具有人类的活动,增加了诗意。
  • 对仗:如“白石”与“苍松”,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世俗喧嚣的逃避,体现了道家追求清静、和谐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石:象征纯洁与宁静。
  • 苍松:象征坚韧与长寿。
  • 碧桃花:象征生命与希望。
  • 朱樱:象征青春与美丽。
  • 洞天:象征理想境界与世外桃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松郁郁”描述的是哪种植物?
    A. 白杨
    B. 松树
    C. 桃树

  2. “别是人间一洞天”中的“别是”意思是?
    A. 不同于
    B. 相似于
    C. 除了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A. 鱼与鸟
    B. 石与松树
    C. 车与马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丘处机的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丘处机更强调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交融。两者的风格相辅相成,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对自然与人心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文学》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丘处机的《烟霞洞四首 其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晴得雨 感情效渊明体 次洪监簿惠诗韵五首 火宅 同官直舍有木犀一株盛开与余修竹惟隔屏墙尔 怀古 偶作 余壮岁尝假居塔山寺后三十年重到赋二绝 赋婺州之录参厅明远楼为李中甫董奇卿作也 舟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招风惹雨 衡阳雁断 面字旁的字 衬里 全力以赴 而字旁的字 椎锋陷陈 目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目挑心招 踏球戏 墨丈寻常 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略窥一斑 左冲右突 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