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2:09
巫山一段云
作者: 赵孟頫 〔元代〕
芍药虚投赠,丁香漫结愁。
凤栖鸾去两悠悠。新恨怯逢秋。
山色惊心碧,江声入梦流。
何时弦管簇归舟,兰棹泊沙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又忧伤的场景。诗中提到的芍药花和丁香花,象征着离别与愁苦。凤与鸾分别飞去,留下两种不同的愁怨,新的悲伤在秋天的来临中显得更加令人胆怯。山的颜色让人心惊,江水的声音仿佛在梦中流淌。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聚集在一起,乘着小舟回到沙滩上呢?
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文人的情怀与自然景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追求。赵孟頫的诗风清新典雅,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巫山一段云》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优美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重聚的渴望,反映出人们在变动不居的时代中对稳定与和谐的追求。
《巫山一段云》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的愁苦与对重逢的渴望。开头两句“芍药虚投赠,丁香漫结愁”,通过对花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说即使花儿再美,也无法掩盖心中的愁苦。接下来的“凤栖鸾去两悠悠”,则通过神话中的鸟类象征离别的惆怅,给人一种悠远的思绪。
“新恨怯逢秋”,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秋天的到来常常带来凋零与孤独,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接着,诗人描绘了山水的美景,“山色惊心碧,江声入梦流”,山的碧绿让人心惊,江水的声音仿佛在梦中流淌,展现出一种恍惚与迷离的美感,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
最后两句“何时弦管簇归舟,兰棹泊沙头”,表达了对团聚的渴望,乐器的聚集象征着欢聚时刻的到来,而小舟则是归家的象征,给人以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团聚的渴望,反映了人在变化无常的时代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诗中提到的“芍药”象征什么?
“凤栖鸾去”中“凤”和“鸾”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山色惊心碧”表现了什么情感?
比较《巫山一段云》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感,但赵孟頫更注重离别的愁苦,而李白则更强调自由与豪放的情怀。两者的意象与情感基调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