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唐多令 拟龙洲 钱塘晓渡》

时间: 2025-08-02 03:29:38

诗句

晨色动征衣。

疏钟隔翠微。

小蓬莱、烟树高低。

潮去潮来吴越恨,江上月,故依依。

人老昔游非。

愁多春梦稀。

旧相思、重见无期。

苏小门前杨柳树,应折断、最高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3:29:38

原文展示:

晨色动征衣。疏钟隔翠微。小蓬莱烟树高低。潮去潮来吴越恨,江上月,故依依。人老昔游非。愁多春梦稀。旧相思重见无期。苏小门前杨柳树,应折断最高枝。

白话文翻译:

晨曦中,我的征衣微微摇动,远处的钟声与翠绿的山影隔着一段距离。小蓬莱的烟雾笼罩着高低不平的树木。潮水一去一来,吴越之地的遗恨依然存在,江面上的明月让人感到依依不舍。人老了,曾经的游历已成往事。愁苦增多,春天的梦境变得稀少。旧时的相思再也无期重见。苏小门前的杨柳树,应该折断那最高的枝条。

注释:

  • 晨色:清晨的光色,指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 征衣:出征的衣服,引申为离别的情景。
  • 疏钟:稀疏的钟声,指远处的钟声传来。
  • 小蓬莱:比喻美丽的自然景色。
  • 潮去潮来:指潮水的涨落,象征世事无常。
  • 吴越恨:指吴越地区的历史恩怨与情感。
  • 江上月:江面上的月亮,暗示思乡与怀旧。
  • 旧相思重见无期:指旧日的情感再也无法重温。
  • 杨柳树:象征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亨贞(约1280年-约1340年)是元代著名的词人,生于南宋末期,成长于元初。其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常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抒发。邵亨贞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是元代词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唐多令 拟龙洲 钱塘晓渡》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对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的深切感受,通过江南美景反映了对旧时光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愁苦。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晨色、江潮、月光等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怀旧情绪的清晨。开篇的“晨色动征衣”便传达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接着的“疏钟隔翠微”则让人感受到远方的宁静与孤独。小蓬莱的描写则增添了诗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中,既美好又令人惆怅。

“潮去潮来吴越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恩怨的感慨,似乎潮水的起伏象征着人间情感的波动。江上的明月勾起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让人心生依依不舍的情感。后半部分,诗人感叹人老,昔日的游历已成往事,愁苦与春梦的稀少则反映出心灵的孤寂与对往昔的无奈。

最后一句“应折断最高枝”,将情感推向高潮,象征着诗人对失去的痛惜与对未来的无奈,表达了对旧时光的难以割舍。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怀旧与愁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晨色动征衣:清晨的光色使得出征的衣服微微摇动,暗示离别。
  2. 疏钟隔翠微:远处的钟声在青翠的山影间回响,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
  3. 小蓬莱烟树高低:描绘小蓬莱的烟雾与树木的高低,营造出如梦似幻的场景。
  4. 潮去潮来吴越恨:潮水的涨落象征着吴越之间的历史恩怨。
  5. 江上月,故依依:江面上的明月使人感到依依不舍,寄托了对故人的思念。
  6. 人老昔游非:人渐渐老去,往日的游历已成回忆。
  7. 愁多春梦稀:愁苦增多,春天的美梦却变得稀少。
  8. 旧相思重见无期:旧日的思念再无重逢的希望。
  9. 苏小门前杨柳树,应折断最高枝:象征性地表达对过往的伤感,折断最高的枝条,意味着对美好时光的无奈放弃。

修辞手法:

  • 比喻:小蓬莱比喻美好的自然景色。
  • 拟人:晨色、钟声等描写中赋予了自然事物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和意象上都有对称之美,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愁苦,折射出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色:象征新的开始与离别的时刻。
  • 征衣:代表出征与离别。
  • 小蓬莱:象征美好与理想。
  • 潮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化。
  • 江月:象征思念与怀旧。
  • 杨柳树:象征离别与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晨色动征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离别
    • C. 欢喜
    • D. 愤怒
  2. “潮去潮来吴越恨”中的“吴越”指的是?

    • A. 两个城市
    • B. 历史恩怨
    • C. 一条河
    • D. 一种植物
  3. 诗中“应折断最高枝”象征着什么?

    • A. 追求理想
    • B. 美好的牺牲
    • C. 对过去的放弃
    • D. 追忆往昔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邵亨贞与李清照在情感表达上有诸多相似,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个人情感,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与无奈,二者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深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相关查询

相和歌辞。对酒 相和歌辞。婕妤怨 杭州北郭戴氏荷池送侯愉 九日侍宴应制 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宿范浦 七夕 奉和华清宫观行香应制 漂母岸 石头滩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搅海翻江 花名册 虚远 订契 示字旁的字 挑针打眼 白字旁的字 柳街花巷 赃官污吏 胫大于股 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五水 还海 士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