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5:33
独抱一弦琴。清风来竹林。但空山谁与知音。顾影可怜人绝代,问三九,玉梅心。仙梦鬲遥岑。芳蕤何处寻。听绵蛮还感微禽。西北楼高天万里,倚愁外,碧云深。
我独自抱着一把琴,清风从竹林吹来。但在这空旷的山中,谁能理解我的音韵?回头看自己的身影,怜惜这绝世的孤独。问那三九寒天,梅花的心事又在何方?仙人的梦境遥远如高山,芳华的踪迹又在何处可寻?听那细微的鸟鸣,心中又生出几分惆怅。西北的高楼直冲云霄,我倚靠在愁苦之外,碧蓝的云深不可测。
蒋敦复(1843-1926),字子美,号澹庵,清末民初的诗人、学者。他生于江苏,早年学习诗文,后任职于多地,广泛涉猎诗词、音乐、绘画等。其风格清新脱俗,常以音乐、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唐多令二首 其二》创作于蒋敦复的晚年,正值他对人生感悟与理想追求的沉思时期。诗中充满了对孤独的反思与对理想的渴望,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此诗以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引人入胜。诗人以“独抱一弦琴”开头,直接展示出一种孤独的情感状态,伴随着清风竹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接下来的“但空山谁与知音”则将这种孤独感进一步提升,诗人在空旷的山中感受到与世隔绝,失去知音的惆怅。
“顾影可怜人绝代”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存在的感慨,虽自认绝世无双,却又因孤独而感到可怜。这样的情感转折让人倍感同情,也引发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问三九,玉梅心”中的“玉梅”象征着高洁的情操与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对梅花的问询不仅是对自然的探讨,也是对自身情感的反思。接下来的意象如“仙梦鬲遥岑”、“芳蕤何处寻”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对理想与美好事物追求的思考,诗人感到对理想的渴望与其遥不可及之间的矛盾。
最后一句“倚愁外,碧云深”则是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从孤独到理想,再到对未来的思考,层层递进,情感深邃,充分展现了蒋敦复作为一个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理想与美好事物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中提到的“知音”主要指什么?
“问三九,玉梅心”中的“三九”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