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8:17
苏幕遮 小云栖道中
作者: 黄公渚 〔近代〕
乍晴天,旧游地。夹道松杉,偃蹇苍龙睡。
竹笕通泉声破碎。落日无边,心事残红外。
引诗情,添画意。不散疏钟,淼淼声依水。
竹气四山青到寺。花发残春,鸿是哀鹃泪。
初晴的天气,回到曾经游玩的地方。道路两旁是松树和杉树,像懒散的苍龙在沉睡。
竹笕的水声细碎而清晰,落日无边无际,我的心事如同残红花瓣飘散在外。
引发了我的诗情,增添了画面的意境。钟声依旧悠远,淙淙的水声伴随着我。
竹子的清香弥漫四方,青翠蔓延到寺庙。春天已然逝去,唯有鸿雁在哀鸣,像是泪流满面。
黄公渚(1871-1929),字士行,号公渚,近代诗人,生于浙江,擅长词、诗,受传统文学熏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
该诗作于黄公渚游历云栖地区时,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交融,表达了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及对自然美的感悟。
《苏幕遮 小云栖道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词作,展现了黄公渚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美好自然的敏感。开篇通过“乍晴天,旧游地”引入,既点明了天气的变化,也唤起了作者对往日游玩的回忆。接着,诗人用“夹道松杉,偃蹇苍龙睡”描绘了道路两旁的松杉树,形象生动,仿佛让人看见一条静谧的林荫道。
诗中“竹笕通泉声破碎”,以竹笕引出泉水的声音,清脆悦耳,进一步营造出宁静的氛围。而“落日无边,心事残红外”则以落日的壮阔与心事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在美景中难以摆脱的忧伤。接下来的“引诗情,添画意”,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创作灵感,似乎在这幅画卷中,诗歌与画意交融,成为一种心灵的寄托。
最后,竹气四山青到寺,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归宿的渴望,而“花发残春,鸿是哀鹃泪”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花开的残缺与鸿雁的哀鸣,象征着春天的逝去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思考,令人沉醉于那份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之中。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基调略显忧伤但又充满诗意。
诗中“乍晴天”指的是什么?
A. 刚刚放晴的天气
B. 昨天下雨的天气
C. 一直阴天的天气
“竹气四山青到寺”中“竹气”指的是什么?
A. 竹子的香气
B. 竹子的颜色
C. 竹子的形状
诗中提到的“鸿是哀鹃泪”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与欢快
B. 哀伤与思念
C. 宁静与安详
《如梦令》与《苏幕遮》在意境上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交织。李清照的作品更倾向于柔情细腻,而黄公渚则结合了更多的自然元素与哲理思考,形成了不同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