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洞仙歌 送别》

时间: 2025-05-07 06:13:53

诗句

年年送别,别时秋已老。

偏是今年别来早。

向斜阳影里,解缆空江,分散处、落叶较人犹少。

流年谁管取,断续残蝉,柳外长亭自昏晓。

比似此赋,骊驹去去还来,有几许、魂销难了。

甚作郡、天涯送人多,祗归去、人人已堪愁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3:53

原文展示:

洞仙歌 送别
作者:魏元旷

年年送别,别时秋已老。
偏是今年别来早。
向斜阳影里,解缆空江,
分散处落叶较人犹少。
流年谁管取,断续残蝉,
柳外长亭自昏晓。
比似此赋,骊驹去去还来,
有几许魂销难了。
甚作郡天涯送人多,
祗归去人人已堪愁倒。

白话文翻译:

每年都要送别,离别的时候秋天已经渐老。
偏偏今年的离别来得更早。
在斜阳的影子里,解开缆绳,空荡荡的江面上,
分散的落叶比起人来还少。
时光谁能在意,断断续续的蝉鸣,
柳树外的长亭依旧在昏晨交替。
比起这样的情景,骊驹走了又回,
又有多少魂魄难以释怀呢?
何况在这个天涯海角送人,
回去后人人都已满怀愁苦。

注释:

  • 解缆:放开缆绳,指离开。
  • 骊驹:指美好的马,常用来比喻人。
  • 魂销:魂魄销散,形容难以忘怀的情感。
  • 郡天涯:指距离遥远的地方,天涯意为非常远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元旷,现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与惆怅,借助秋季的意象,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洞仙歌 送别》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将送别的场景与秋天的萧瑟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忧伤。诗歌开头便点明了送别的主题,"年年送别,别时秋已老",这句话不仅交代了时间的流逝,也为后文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秋天的意象在古诗中常常与离别相联系,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无常。

后续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向斜阳影里,解缆空江,分散处落叶较人犹少”,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场景,仿佛在刻画送别时的孤独与寂寞。诗中对比“流年谁管取,断续残蝉”,不仅表达了对时光的无奈,也突出了在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最后,诗人以“骊驹去去还来,有几许魂销难了”总结了离别的苦涩,表明即使有重逢的希望,离别带来的失落依然难以忘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年送别,别时秋已老。”——每年都要送别,离别的时候秋天已经显得苍老。
  2. “偏是今年别来早。”——今年的离别来得特别早。
  3. “向斜阳影里,解缆空江,”——在斜阳的影子中,放开缆绳,空荡荡的江面。
  4. “分散处落叶较人犹少。”——落叶在散落的地方相比人更少。
  5. “流年谁管取,断续残蝉,”——时光谁在意,断断续续的蝉声。
  6. “柳外长亭自昏晓。”——柳树外的长亭在昏晨交替。
  7. “比似此赋,骊驹去去还来,”——比起这样的情景,骊驹走了又回。
  8. “有几许魂销难了。”——又有多少魂魄难以释怀?
  9. “甚作郡天涯送人多,”——何况在遥远的地方送别。
  10. “祗归去人人已堪愁倒。”——回去后人人都已满怀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骊驹”比喻友人与离别。
  • 拟人:将“流年”赋予人类情感。
  • 对仗:如“柳外长亭自昏晓”,形成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人生无常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着离别与萧索。
  • 江水:代表流逝的时光与生命。
  • 落叶:象征生命的终结与无奈。
  • 蝉鸣: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孤独。
  • 长亭:古代送别的场所,承载着离愁别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解缆空江”,指的是什么?

    • A. 划船
    • B. 离开
    • C. 打鱼
    • D. 休息
  2. “流年谁管取”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时间的珍惜
    • B.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生活的满足
  3. “骊驹去去还来”中的“骊驹”象征什么?

    • A. 爱情
    • B. 友谊
    • C. 离别
    • D. 时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别》——李叔同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更侧重于展现壮志与理想,而魏元旷的《洞仙歌 送别》则侧重于离别的感伤与时光的流逝。两者在主题上均涉及送别,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方式各有不同,前者更为豪情壮志,后者则显得柔和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张海鹏
  • 《现代诗词研究》——李明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洞仙歌 送别》这首诗。

相关查询

午困 无言师还道院求诗 万年寺 桐柏观 停帆 题四壁观□道士诗卷 题方兴化茔舍 题方兴化茔舍 太平山读书寄城中诸友 宿徐灵晖山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鬲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至圣先师 瘾君子 尊向 苛例 绞丝旁的字 噤若寒蝉 嫁妆 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苟容曲从 夷为平地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侬家 包含喇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