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2:41
竟日掩柴门,翛然无俗尘。
幽花殊得意,老树不知春。
风月临淸夜,江湖忆故人。
西房老禅伯,潇洒亦吾贫。
整天关上柴门,悠然自得无世俗的尘埃。
幽静的花朵显得格外得意,老树却不知春天的到来。
风月在清夜中降临,江湖之畔回忆起故人。
西房的老禅师,潇洒自在,我也只不过是个贫困的人。
此诗并未明确引用著名典故,但“江湖”暗示了漂泊与游荡的生活状态,常见于古代文人对生活的描绘。诗中提到的“老禅伯”可能指代隐士或高人,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王冕(1287年-1359年),字逸少,号雪窗,元代诗人、画家,擅长山水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隐逸之情与对自然的热爱。他的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反映了他对清贫生活的淡然态度。
《掩关》写于王冕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清幽生活的向往。诗中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贫困生活的洒脱态度。
《掩关》是一首充满清新气息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竟日掩柴门,翛然无俗尘”,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隐居环境,将读者带入一个与世无争的世界。柴门的掩闭象征着与外界的隔绝,诗人的心境显得格外清净。
接着“幽花殊得意,老树不知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生命的无常。花虽得意绽放,而老树却无所觉察,传达了时间流逝的无情。此句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哲思,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风月临清夜,江湖忆故人”,自然的风月之美引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江湖作为一种象征,代表了漂泊与离别的情感,在宁静的夜晚愈加显得深沉,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最后一句“西房老禅伯,潇洒亦吾贫”,以闲适的笔触描写了老禅师的潇洒自在,与自己贫穷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物质贫乏的淡然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景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无畏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歌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体现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诗中流露出的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身境况的淡然态度,更加深了诗的情感底蕴。
意象词汇:
“竟日掩柴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社交活动的喜爱
“幽花殊得意”中“幽花”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花朵
B. 幽静的环境中的花朵
C. 盛开的花朵
诗中提到的“老禅伯”象征什么?
A. 物质富裕
B. 隐士的潇洒与淡然
C. 年轻人的无知
答案: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