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5:52
次申屠子迪韵
王冕
红尘车马事纷纷,高眼何曾有见闻?
竹屋夜深时听雨,石床秋冷不生云。
归来每爱陶彭泽,漂泊谁怜郑广文?
门径年年芳草绿,拟将兹意问东君。
在红尘的纷扰中,车马轰鸣,繁杂的事情真是无所不在,而我高高在上,却从未见过真正的世事。夜深时,我在竹屋里静静听雨,石床上秋夜寒冷,愈发没有云彩。每次归来,我总是喜爱陶渊明那种淡泊的心境,而在漂泊的生活中,又有谁来怜悯我郑广文的遭遇呢?门前的小路年年都长满芳草,我想把我的心愿告诉东风。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被誉为"江南一绝"。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和隐逸生活,反映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次申屠子迪韵》创作于作者隐居期间,表现了对世事的淡泊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这首诗通过四句简洁的句子,展现了诗人对红尘纷扰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提到车马喧嚣和高眼的无见,揭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漠然态度。尽管周围一片骚动,诗人却如同高人,远离尘嚣,内心却是对世事的思考和无奈。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夜深时在竹屋中听雨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宁静的隐逸生活,但石床的寒冷又让人感到孤独。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向往,陶渊明的淡泊明志让他倍感亲切;而郑广文的漂泊和孤独则让他感到心中无奈。最后一句提到年年芳草绿,象征着生命的永恒与希望,诗人希望能将自己的心意寄托于东风,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未来的期盼。这首诗在平静的文字中蕴含着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王冕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诗人对尘世的淡泊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透过对自然与内心的描绘,展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高眼”指的是什么?
“竹屋夜深时听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漂泊谁怜郑广文”中的“郑广文”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