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49
渭河道中 其二
作者: 王冕 〔元代〕
披雾青天近,
梳头白发明。
山河千古恨,
风雨五更情。
塞北浮云惨,
关中王气清。
草庐诸葛在,
未得话平生。
在青天近处披着晨雾,
梳理着白发显得更加明亮。
山河间的千古遗恨,
在风雨交加的五更时分愈发明显。
塞北的浮云阴惨可怖,
关中王的气度依旧清明。
诸葛亮的草庐仍在,
但我未能与他畅谈一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冕(1287-1359),元代诗人、画家,以其清新脱俗、气韵生动的作品著称。他的诗歌常反映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具有一定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渭河道中》系列诗作写于王冕的游历途中,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沉思,反映了元代社会动荡、士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王冕的《渭河道中 其二》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打动人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个人境遇的思考。开篇“披雾青天近,梳头白发明”,展现出一种晨曦中的宁静与思考,白发的出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历程。接着“山河千古恨,风雨五更情”,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悲剧结合,表达了对国家沧桑的无尽惋惜。
在描写自然时,“塞北浮云惨,关中王气清”则展现了北方边塞的凄凉与关中王的清明气度,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心中对英雄气概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草庐诸葛在,未得话平生”,更是引人深思,诸葛亮的草庐象征着智慧与理想,而诗人却感叹未能与之对话,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王冕对于个人命运与历史命运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的交融,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身处动荡时代的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王冕
D. 白居易
“草庐诸葛在”中的“草庐”指的是谁的住所?
A. 孙权
B. 诸葛亮
C. 曹操
D. 刘备
诗中提到的“千古恨”主要指什么?
A. 个人情感
B. 历史遗恨
C. 家庭纷争
D. 社会问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